記者日前從省文明辦獲悉,經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專家委員會評選,4月份省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典型揭曉。其中,個人典型3個,組織典型5個,項目典型2個。
個人典型3個:銅陵市郊區灰河鄉太陽村村民張莉,甘于奉獻、樂于助人,4年來堅持幫助身邊困難群眾,彰顯古道熱腸的優秀品質。皖北煤電錢營孜礦運輸區釘道隊職工肖雷達,40歲的他堅持無償獻血21年,總量2.2萬毫升,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獻血公益活動中。馬鞍山市花山區文化館教師程蕓,從事志愿服務活動20余年,義務教孩子歌舞,幫助貧困學生,為老人送演出,成為學生愛戴的“好媽媽”、社區大媽喜愛的“好閨女”。
組織典型5個:滁州市自來水公司“藍背心”便民服務隊,以廣大用戶和社會弱勢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注重物質饋贈和精神鼓勵相結合,開展高質量、多元化志愿服務300余次,潤澤千家萬戶。宿州市全程大愛義工服務隊,活躍在全市“四縣一區”大街小巷,3年來開展愛心助殘、扶貧濟困等志愿活動2000余次,受益群眾50余萬人。青陽縣向日葵愛心公益協會,常態化開展“1+1愛心助學”“暖春行動”“衣舊情深”“青春笑臉”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300多場次,服務時間36000多個小時。黃山市國稅局“稅春風”服務隊,設立愛心基金,實施“春蕾助學計劃”,開展精準幫扶,進行造血式扶貧等,資助貧困留守兒童68人次,讓46戶貧困戶112人成功實現脫貧。蕪湖報業集團大江義工隊,依托晚報平臺,策劃實施“愛心年夜飯”“送環衛工人一杯水”“愛心送考”等主題活動,服務群眾上萬人次。
項目典型2個:“愛心媽媽”志愿服務項目,由界首市“旗袍協會”的旗袍麗人們發起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68名留守兒童,用愛心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明媚的天空,被孩子親切地稱為“旗袍媽媽”。巢湖市文明祭祀志愿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鮮花換鞭炮、火紙”“親情追思墻”“網上祭祀”等活動,3年來共兌換菊花1.6萬余朵,發放祭祀明信片近萬張,有力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弘揚了文明祭祀新風。(記者 柳文)
【責任編輯:史洪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