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記者從報告中獲悉,截至9月末,全省民營企業達128萬戶、增長20.3%。2018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74萬億元,增長8.6%。
全省民營經濟呈現規模擴張的良好發展勢頭
根據報告,近年來,全省民營經濟呈現規模擴張、貢獻提升、活力彰顯的良好發展勢頭。2018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74萬億元,增長8.6%,比全省GDP增速快0.6個百分點,占全省GDP的比重為57.8%,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9%。
今年1—9月,全省民營經濟實現稅收2400.7億元,增長2.4%,占全省稅收的67.6%;全省民間投資增長10.3%,占全省投資的65.3%;全省新登記注冊民營企業24萬戶,截至9月末,全省民營企業達128萬戶、增長20.3%。
加大財政支持拿出“十百千”真金白銀
近年來,我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財政支持,拿出“十百千”真金白銀,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笆本褪菑?019年起,省財政統籌新增10億元設立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百”就是設立規模100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紓困救助基金;加快推進總規模200億元的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落地?!扒А本褪浅掷m擴大新型政銀擔業務,力爭到2020年,全省新型政銀擔業務新增額達到1000億元、新增對民營企業貸款2000億元。
同時,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今年1—9月,全省民營企業新增減稅295.5億元,占全省新增減稅規模的64.2%。從5月1日起執行新的社保費率政策,截至9月底,共為企業減少社保繳費約86.2億元。
強化創新驅動大力培育“專精特新”。
我省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累計培育認定2200戶省專精特新企業,以占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11%的數量,貢獻了18%的主營業務收入和20%的利潤。今年有19戶企業獲評第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居全國第一,“專精特新”已成為我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代名詞”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工作品牌。
此外,我省還加強人才引進培養,近30所省內高校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與科技型初創企業對接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近萬人。加大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力度,對21家單位55名符合條件的人才獎補2256萬元。健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機制,對從國外、省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放寬論文要求,開辟評審綠色通道。 (記者 汪喬)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