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10個月,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9%的大勢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41.7億元,同比增長6.6%,居全國第九位、中部第三位。
能源原材料等上游行業利潤增長較快。1月至10月,全省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53.2億元,同比增長8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118.3億元,增長19.9%。全省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4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增長較快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傳統行業,其中,化學纖維制造業增長1.4倍,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4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94%,煙草制品業增長87.8%,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45.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7.1%。
制造業利潤增長勢頭放緩,前10個月,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70.1億元,同比增長1.1%。
統計顯示,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得到提升。 1月至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847.9億元,同比增長2.1%;發生營業成本26466億元,增長1.7%;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65%,同比提高0.24個百分點。 10月末,全省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7%,同比降低0.95個百分點。
規上工業企業的庫存及資金周轉壓力加大。 10月末,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賬款6788.3億元,同比增長8.5%;產成品存貨1471.8億元,增長3.1%。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4天,同比增加0.6天;應收票據及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1.4天,增加5.5天。進一步優化融資環境,把定向降準和LPR利率連續調降等舉措釋放的流動性真正引導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企業,提升信貸可獲得性,對改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更加迫切。(記者 胡旭)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