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發改委官方明確表示,“2021年全省生產總值預計突破4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跨過1萬美元關口”。
全國經濟十強
安徽2021年GDP突破4萬億元,應該說在情理之中。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省GDP達3187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2%。按照該增速,以2020年安徽38680.6億元的GDP總量為基數,2021年全年GDP有望突破4.2萬億元。
安徽的“逆襲”,與長三角一體化關系密切。
“長三角一市三省,上海是模范生,浙江是優等生,江蘇是尖子生。”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社科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孔令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安徽從一開始的旁聽生到正式生,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安徽一定努力做上進生,向上海、浙江和江蘇學習,做上進生,并成為某些領域做特長生和優長生。
根據日前公布的《安徽省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行動方案》,“十四五”期間,安徽將圍繞“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產業創新等多方面政策、事項落地實施。到2025年,全省域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重點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重點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
“安徽整體加入長三角城市群,從‘邊緣’到‘樞紐’和‘門戶’,拓展了長三角的腹地空間,延展了長三角城市群區域縱深,整體上也夯實了長三角城市群在長江經濟帶龍頭地位和輻射中部地區的實力和可持續發展后勁。”孔令剛說。
安徽的“逆襲”,合肥的成長同樣關鍵。
1月10日上午,合肥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四個千億臺階,并在2020年一舉躋身“萬億俱樂部”。2021年合肥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1.1萬億元,增長9%左右。
“合肥繼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跨過萬億大關后,2021年達到1.1萬億,增長9%,這是比較可喜的數據。”孔令剛說,在安徽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安徽全省GDP跨過4萬億應該無懸念。同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跨過1萬美元關口,經濟能級和人均水平都邁上了新的臺階。
謀劃先導產業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安徽GDP繼續領先上海。在孔令剛看來,這一趨勢有望延續至全年數據。
“這是不同地區到了新發展階段體現出既有規律性的表現,也是不同地區不斷積累發展勢能,并持續努力的結果。”孔令剛說,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龍頭城市,上海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發展能級,包括新產業、新業態育成,城市治理理念和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為長三角其他區域做出示范,另一方面更要帶動長三角其他區域發揮各自優勢,差異化發展。
“這些年來,上海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產業形態等發生了很多新變化,制造業總量上升但占比下降,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對國內生產總值有影響。”孔令剛分析,對安徽來說,要在制造業上抓住機會,做大體量,做優特色,“這也是與其他省市相比,安徽GDP快速進位的重要原因”。
孔令剛進一步指出,安徽的能級之變前所未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重要動能。據悉,2021年,全省4個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建設,26個省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全省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穩定在40%以上。
2022年,安徽還將制定支持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若干政策,組建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二期,出臺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方案,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重大產業項目,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行動計劃,謀劃建設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
“安徽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創新能力、制造業發展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在全國的戰略地位迅速提升。”孔令剛指出。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