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入圍門檻增至270.23億元,資產總額共計51.15萬億元,361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8月28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
從一個個數據和指標中,我們能讀出一年來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怎樣的成長與發展態勢?
——整體規模持續提升,經營效益持續向好。
此次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增至270.23億元;營業收入總額達43.05萬億元;戶均營業收入861.02億元,較上年增長2.72%;凈利潤合計1.80萬億元,戶均凈利潤36.05億元,增長6.48%……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從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較上年增加8家,到資產總額超過千億元的企業較上年增加8家,在數據增量中,我們能感受到,民營企業多措并舉、降本增效,彰顯韌性與生機。
伴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廣大民營企業克難奮進、加倍努力,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發展方式持續轉變,創新活力持續增強。
從分析報告看,民營企業500強越來越“新”。
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處處有民營企業500強向創新發力的身影。
民營企業500強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實際填報的309家企業已投資627個項目,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細分領域。
同時,500強企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從應用綠色低碳技術與設備到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從開展碳排放測算到推動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越來越多民營企業緊跟時代發展脈搏,向“新”而行、以“數”為擎,在風浪中如海燕般勇敢搏擊實現新突破。
奮楫者先,創新者強。
民營企業500強中實際填報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1.13萬億元,研發人員總數115.17萬人,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77%;擁有72.16萬件有效專利,增長8.23%……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不斷激發向“新”提“質”的動力,以創新力賦能生產力。
——公司治理持續完善,社會貢獻持續彰顯。
實現股權多元化,不斷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深入推進企業信用建設……錨定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目標,民營企業不斷“強內功”,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規則,強化戰略管理、內部管理、風險管理和科學民主管理,從公司治理上釋放潛能活力。
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1.27萬億元,就業總人數為1109.12萬。65.40%的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在鄉村產業振興、開展公益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消費幫扶和就業幫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越來越多民營企業在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重任,以實干篤行讓社會責任落地生根。
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是上榜企業的高光時刻,但我們應理性、清醒地看到,我國民營企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需進一步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期待以“500強”為代表的中國民營企業在廣闊前景中大顯身手,以愛拼會贏的勁頭奮勇向前,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貢獻新的力量。
策劃:陳芳
記者:范思翔、丁非白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遼寧分社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