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增進國家間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紐帶,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把支持民間交往、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這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增進民心相通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世界各國需要深入了解彼此,尊重文化差異,加強友好往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文化旅游合作豐富多彩,教育交流合作廣泛深入,媒體和智庫合作成果豐碩,民間交往不斷深入,打造了一大批特色活動、優質品牌和標志性工程,已經成為各方共同推進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精彩紛呈的文化年、藝術節、博覽會、展覽會,獨具特色的魯班工坊、“絲路一家親”、“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項目,不斷深化的民間組織、智庫、媒體、青年交流,奏響新時代的絲路樂章,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有力增進了共建國家民眾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筑牢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社會根基,應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不斷增進各國人民以及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以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互鑒為重點,不斷拓展和夯實友好關系的利益基礎和社會民意基礎,充分發揮各國政黨、議會、民間組織、媒體、智庫、工商界等各界人士在民心相通建設上的作用,加強有關地方政府和友好城市交往,在藝術、文化、教育、科技、旅游、衛生、體育等領域進一步開展交流和合作。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專題論壇上,我們發布了《“絲路心相通”共同倡議》,將實施“一帶一路”青年精英計劃、設立“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公益基金、實施“絲路心相通”行動。通過創新國際傳播技術,促進數字文化出海,提升文化產品質量,豐富文明對話的途徑和載體,尋找“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的新機遇,傳遞有理有力的“中國聲音”,講好生動親和的“中國故事”。打造多元的“互聯網+”文化共享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不同文明主體的相互接觸、認知、信任,建構交流互鑒的跨文化傳播形態。進一步增強數字化傳播力度,加大優質文化內容供給,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一帶一路”的未來,最終掌握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手中。文明交流互鑒,人民才能相親相近。全方位開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將會進一步夯實共建“一帶一路”的民意基礎,實現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人文力量。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