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事業需要良好黨風,良好黨風推動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組織要精心組織實施,推動黨員、干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黨的作風和形象關系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以優良作風干事創業,在攻堅克難中善作善成,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錘煉堅強黨性,筑牢作風建設思想根基。黨性與作風密切相關,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黨的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著眼點就是,透過作風看黨性,在解決作風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好黨性問題。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緊密聯系黨的創新理論并從中汲取黨性滋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這一思想改造主觀世界,深刻領會這一思想關于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強黨性鍛煉等一系列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從思想深處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提高對加強作風建設的認識,筑牢抵御各種錯誤思潮、有害思想侵蝕滲透的思想防線。
貫徹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一宗旨體現在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具體實踐之中,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之中,同時也必然體現在黨的作風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作風建設成效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人民群眾感觸最深也最有發言權。要堅持靶向施治,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查處群眾身邊“蠅貪蟻腐”,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根本標準,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讓整治成果切實惠及人民群眾。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加強調查研究,虛心求教、問計于民,持續地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加深與群眾的交流,從群眾的實踐中吸收經驗,從群眾的意見中汲取智慧,提高服務人民的本領,把作風轉變體現在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中。
形成“頭雁效應”,帶動黨風政風社風持續好轉。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歷來是作風建設的風向標。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領導干部帶頭,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全面的而不是有選擇的、一以貫之的而不是虎頭蛇尾的。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不僅要嚴于律己,還要管好身邊人身邊事,堅決同特權思想、特權行為作斗爭,大力弘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等光榮傳統,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當好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引領者、營造者、維護者。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努力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要堅持不懈將改進作風的要求貫穿工作的方方面面,認真落實工作內容,注重工作實效,確保工作質量,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推進同查同治,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相互交織,是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風腐問題都源于背離初心使命、動搖理想信念、無視群眾利益。風腐問題同根同源,必然要求同查同治。要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即在查處“四風”問題時仔細鑒別隱藏的腐敗問題線索,馳而不息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早、抓小地糾治“由明轉暗、改頭換面”的不正之風,實現“由風查腐”。要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即在懲治腐敗問題過程中及時發現不良苗頭,精準鑒別和整治容易演變為腐敗的作風問題,有針對性地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起到“由腐糾風”的作用。要建立健全風腐同查同治工作機制,堅持抓懲治和抓責任相統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同時建立健全嚴格、完善的作風建設法規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規定和嚴格的制度執行,實現作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 周朋 李明
(作者單位: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大學。本文系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AHSKZ2022D02]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