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成就未來。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寄予殷切期望,號召“腳踏實地、奮發進取、拼搏奉獻,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斗鑄就新輝煌”。
我國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塑造我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最需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國內經濟運行承壓的復雜嚴峻環境下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迫切需要億萬勞動群眾挺膺擔當、拼搏進取;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呼喚廣大勞動者在苦干實干中創造新業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表彰大會上著眼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指明了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強調“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激勵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勞動創造。新時代以來,從科技工作者矢志攻堅克難,實現“嫦娥”“北斗”“天和”等大國重器不斷“上新”,到產業工人和技能人才勇于創新突破,推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產業向綠轉型、向新而行,再到善用科技成果和數字技術的新農人扎根“三農”,助力端穩端牢糧食飯碗……我國高質量發展之所以不斷取得新突破,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充分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這就要求把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抓住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這個基本路徑,組織引導廣大勞動者立足本職崗位,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攻堅克難,在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中開拓進取,在未來產業培育生長中大膽探索,定能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向前。
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當前我國發展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正是我國發展的四大優勢之一。從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來看,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2.5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工程師總量位居世界前列,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加快形成。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努力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從“人口紅利”中深挖“人才紅利”,必將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億萬人民的凝心聚力,正是破解其“最難”、成就其“最偉大”的鑰匙。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干字當頭、眾志成城,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在接續奮斗中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30日 02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