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郵政局就部分快遞企業在計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作出回應,指導相關企業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完善服務收費計重規則。目前,相關企業普遍優化了計重收費規則,計費重量以千克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
所謂“向上取整”,即在計價時只要零頭超過“1”的都往上加到下一個整數,如有的快遞企業“即便1.1公斤也需按2公斤計價收費”。“向上取整”的計價方法看似是金額不大的“失之毫厘”,但千萬次交易累積起來,就是一筆數額巨大的不合理收費。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向上取整”的做法,其本質是以格式條款將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則強加于消費者,將粗放的計量方式作為獲取額外利潤的手段。長此以往,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信任,還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對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帶來破壞——既然“向上取整”能掙得更多,那么又何必精準計量和公平收費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價格法明確,經營者應當明碼標價,不得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根據民法典,格式條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無效。然而,現實中“向上取整”往往以“行業慣例”為擋箭牌,游走在法律邊緣牟利。對此,應以法治之力加以治理。
完善相關制度,厘清“向上取整”邊界。目前,相關規章制度對“向上取整”缺乏足夠清晰界定,導致部分企業鉆空子。應進一步明確何種情況下允許合理取整、何種情況屬于變相加價,讓執法更有據可依。國家郵政局的此次整治就是很好的范例,通過優化完善快遞行業計重規則,也為其他領域整治類似問題提供借鑒。
加強市場監管,提高違法成本。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主動作為,對利用“向上取整”變相漲價的商家進行約談、處罰,并建立黑名單制度等,讓違規者付出代價。同時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激活社會監督,形成懲戒機制。
推動行業自律,倡導誠信經營。行業協會應制定行業規范,引導企業合法合規計量定價,杜絕隱性收費。企業也應認識到,短期的“小聰明”可能帶來一時的利潤,但長遠來看,只有誠信計量公平交易,才能贏得消費者長久支持。
消費者權益無小事。治理“向上取整”,不僅守護消費者的“錢袋子”,也是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的公平與誠信基石。相信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錙銖必較”和規則之尺,必將丈量出更多的公平交易和誠信經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1日 19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