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廣大黨員干部當以“俯身接地氣、抬頭謀全局”的姿態,將群眾分散的智慧火花匯聚成照亮前路的璀璨火炬,讓國家規劃既體現時代高度又充滿民生溫度。
深扎基層一線,練就察民情“鐵腳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高質量規劃必然建立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礎之上。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必須走出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變“等群眾上門”為“上群眾家門”,在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喝一壺茶中傾聽最真實的聲音。要善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社區、村莊、企業進行深度調研,既關注普遍性訴求,也發現特殊性難題。同時,要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民意收集網絡,對群眾在政務平臺、社交媒體反映的高頻事項進行大數據分析,從海量信息中精準捕捉民生痛點、發展堵點,讓規劃編制建立在扎實的民意基礎之上。
暢通建言渠道,打造匯民智“聚寶盆”。人民群眾是實踐的參與者,更是智慧的貢獻者。那些源于生產生活一線的“土辦法”,往往蘊含著解決復雜問題的“大智慧”。這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搭建多樣化、便捷化的建言平臺,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專家咨詢論證、公開征集意見等多種方式,廣泛吸收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真知灼見。特別要重視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和新業態從業者的切身感受,使規劃更好體現時代特征。建立健全意見建議分類梳理、分析研判、轉化應用機制,組織跨部門、跨領域專家對收集到的“金點子”進行可行性論證,將具有普遍意義的群眾智慧轉化為政策選項,使規劃真正成為人民智慧的結晶。
閉環管理落實,架起惠民生“連心橋”。收集民意重在落實,匯聚民智貴在轉化。如果群眾說了白說、提了白提,就會挫傷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必須構建“收集—研判—落實—反饋”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對每一條有價值建議都要認真研究、給出回應。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設置透明易懂的反饋渠道,讓群眾知道自己的意見被如何對待、哪些被采納、哪些暫不宜實施及原因。規劃實施后更要定期開展民意評估,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關切,設置科學評估指標,動態調整完善政策工具箱,形成“民意輸入—政策輸出—效果反饋—政策優化”的良性循環,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智慧融入了國家發展藍圖。
民心蘊藏偉力,民智開創未來。以“十五五”規劃編制為契機,廣大黨員干部當厚植為民情懷、創新工作機制,真正把人民群眾的“金點子”變成推動發展的“金鑰匙”,凝聚起14億多人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