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氣溫超過30攝氏度。去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大峽谷漂流的車流不息,落兒嶺鎮車道兩旁,售賣漂流用具的攤位綿延數十家。何潤松的店鋪就開在鎮街上,水槍、水瓢、手機防水袋等小物件堆滿門面。“暑假旺季,一天能有上千元的收入。”他笑著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現在才真正懂了這話的內涵。”何潤松知道,這一切源于當地文旅產業的合理布局。近年來,六安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因地制宜,以項目為引領,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文旅產業發展之路。
霍山大峽谷漂流便是“靠山吃山”的典范。全長8公里、總落差160米、最大單體落差19米的驚險河道,為其贏得了“華東第一漂”的美譽。“暑期游客激增,周末最高客流量超1.5萬人次。”安徽迎駕文旅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勝利介紹。
業態的多元融合,更讓流量變“留量”。白天,安徽迎駕文旅集團漢馳通用航空的直升機穿梭往來,載客俯瞰大別山壯美風光。入夜后,六萬情峽電影小鎮霓虹璀璨,精心打造的《新上海灘》《大別山傳奇》實景演出,將游客帶入劇情,開啟沉浸式夜游之旅。
據統計,六萬情峽電影小鎮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周末逾8000人次,夜游模式顯著拉升了客流。安徽漢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芳說:“今年以來接待游客已突破2.2萬人,全年預計可達3.5萬人。”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秦國偉說:“暑期前夕,我們推出四大清涼主題百余項產品,新增霍山白馬尖大峽谷漂流、迎駕水上樂園、舒城奇幻水森林、裕安淠河沙灘浴場、南焦灣露營基地、金安歡樂水世界等親水項目,打造了14條夏季精品線路。”截至目前,全市10個漂流項目已累計接待游客6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703萬元,帶動就業3838人。
這一系列亮眼的數據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六安市縣聯動發放380萬元“避暑消費券”,推出“學生半價”“家庭聯票”等優惠,帶動二次消費增長40%;開通合肥至六安旅游直通車,新增高端民宿、農家樂120家,優化玩、住、購一體化體驗。
與此同時,六安穩步推進各項文旅項目建設。82個項目納入安徽省“雙招雙引”平臺,投資總金額達128.58億元;48個項目進入安徽省文旅重點項目庫,完成投資14.68億元。同時,投入1.84億元實施全市景區“提標進階”工程,完成對天堂寨親清谷、萬佛湖水上娛樂、東石筍親子樂園等項目的升級改造。
政府有為與市場有效的良性互動,持續激發六安的市場活力,做強民生產業。
在金寨縣響洪甸村潤一茶莊門前,各地游客的車輛絡繹不絕。作為六安瓜片原產地,當地一直深耕茶旅融合。27歲的“茶二代”范坤潤去年對家中茶莊進行了升級,營造出溯溪、瀑布等景觀,并創新開設了鄉村咖啡店。
“有了奮斗目標,雖然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很充實。”范坤潤介紹,咖啡店營業一年,營業額超20萬元,日售最高達400多杯,已收回成本,還帶動了十多名鄉親就業。
響洪甸村只是一個縮影。今年夏天,六安文旅產業活力迸發。舒城縣文翁研學小鎮借力千畝蓮景打造“演出+集市+體驗”消費場景,結合非遺展銷及夜游,吸引客流3萬余人次,帶動周邊消費增長25%;金安區皋陶文創樂園聚焦“非遺+夜經濟+研學”,推出全天候沉浸式演藝,暑期接待游客超6萬人次;葉集區政企聯動舉辦“啤酒龍蝦”美食節,發放30萬元消費券,吸引客流10萬人次,有效拉動零售餐飲。各地以特色文化IP賦能,創新場景與惠民舉措并舉,共同掀起了暑期文旅消費熱潮。
據統計,7月以來,六安市累計接待游客1038萬人次,同比增長21%,其中省外游客占比42.11%,創歷史新高;旅游綜合收入達66億元,帶動餐飲、零售等關聯消費200億元。(記者 孔令暉)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