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瑤?!鞍倜讗凵绻ぁ痹诤戏势吶R堡口腔醫院開展瑤海陽光少年——“微笑小衛士 口腔探險記”主題實踐活動。視覺中國供圖
近日,省委社會工作部會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等11部門在蕪湖舉辦了首屆安徽省社會工作者職業技能大賽,為全省社會工作人才搭建競技平臺。來自全省16個市和12所高校的28支參賽代表隊、82名選手參與角逐,這是我省社會工作領域又一盛事。
近年來,我省加強社會工作人才培育,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和參與社會治理、服務民生的程度和水平。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呈現總量不斷壯大、結構日趨合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目前,我省有持證社工4.3萬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17.7萬人,這一群體在社區治理、養老服務、兒童關愛、矛盾調解、新就業群體服務等民生重點領域發揮作用,已成為創新社會治理、助力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
被社會工作“照亮”的人生
長豐縣崗集鎮育才路小學的學生們,今年迎來了一個對他們來說有些新鮮的職業——學校社工。長豐縣眾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取得校方同意后,將社工站開進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社會工作服務,對象是全校400名學生。
“我們和學校爭取了每月兩次的社工課,目前已經開展了性教育和校園防欺凌等課程?!北娛吧鐣ぷ鞣罩行亩綄А⒏呒壣绻?、學校社工站項目負責人劉紅霞介紹,與此同時,社工還對“有攻擊行為”“學校一般心理預警”等重點學生提供個案服務。在服務項目中,“小樹洞”信箱意外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小樹洞’信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傾訴困擾、分享動態的平臺,今年2月份至今,我們已收到并回復302封學生來信?!眲⒓t霞告訴記者,社工通過尊重、接納、非批判等專業理念,耐心疏導著學生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教給他們直面問題的勇氣、解決問題的方法。
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也在指導著基層社區工作者。在滁州市瑯琊區滁陽街道滁陽社區,居委委員方方今年剛參加了中級社工師資格考試?!拔以谏鐓^負責婦聯工作,以前在做家庭矛盾調解過程中,我只會挨個勸說夫妻倆。掌握了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后,現在我會分析周遭的環境因素,甚至引入社會性別理論,更好消除夫妻雙方矛盾。”方方說。
社會工作的專業性體現在哪里?在蚌埠市博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督導丁彥看來,是社工通過專業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服務對象,解決其遇到的困難,并為其賦能,實現助人自助的過程。在丁彥的介入下,父母離異、缺乏有效監護的兄弟倆日漸開朗,逐步從厭學情緒中走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目前,我省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廣泛覆蓋“一老一小”、婚姻家庭、犯罪預防矯正、特殊群體就業支持、心理健康等服務領域。在社工力量的積極推動下,民生服務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介入”,基層治理從“單向管理”升級為“多元共治”。專業服務融入社會肌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為培養社工人才“蓄勢賦能”
6月18日,首屆安徽省社會工作者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現場,選手們在考場中展示實務能力,后方觀摩室里,來自各地的選手、領隊正通過現場直播實時觀看?!案咚缴绻せハ嗲写杓妓嚕@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場的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王菲正盯著大屏幕、聚精會神觀看比賽過程。
這場大賽,學生組與職工組的雙賽道設置,連同觀摩室的創新設計,無不折射出我省對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我省正以專業化、職業化、本土化為方向,持續完善社會工作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保障制度,推動社會工作人才量質齊升。
“21529,24131,41441,43571,75515?!边@組數據對應我省2021年到2025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推動更多從事相關工作的社工人才參與“考證”,是我省夯實社會工作人才根基的關鍵一步。
今年3月以來,省委社會工作部指導16個地市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廣泛宣傳、提前謀劃,組織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師、高級社工師,開展4期線上公益輔導,為5萬余人次報名考生提供公益考前輔導。各地市同步啟動屬地化的輔導計劃,支持社工人才“持證上崗”,擴充社工專業人才儲備庫。
銅陵學院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教師、高級社工師張甜甜,以授課教師身份參與了今年我省組織的公益考前輔導,她同時也是“江淮社工微課堂”講師、安徽省社會工作督導人才庫成員。她坦言:“頭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以自己有限的知識,為安徽社工人才培養‘鋪路’?!?/span>
去年底,我省啟動高層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系列活動,組織相關人才赴長三角取經,并經層層遴選,最終產生20個優秀服務案例、20名“江淮社工微課堂”講師及首批20名省級社會工作督導人才。
“這些案例、講師和督導,為我省提供了服務案例和高級社工人才儲備,可向各地市、社工機構、高校提供智力支撐與人才支持?!笔∥鐣ぷ鞑可鐣ぷ魅瞬藕椭驹阜仗幱嘘P負責人表示。
在社會工作領域,人才專業能力的淬煉高度依賴項目實踐與服務打磨,這使得督導的“傳幫帶”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霸谖覀儥C構內,基本上一個月會有一次督導,社工在服務中遇到的個案困境、方法困惑等問題,督導都會結合實務經驗給予針對性指導。”丁彥告訴記者,督導多由資深一線社工晉升而來,他們既是服務質量的“把關者”,更是為年輕社工賦能充電的“引路人”。
除了機構內部的“傳幫帶”,社會工作者同業之間的交流同樣彌足珍貴。6月21日,安徽亮盞燈兒童保護平臺在合肥主辦首屆兒童保護實踐分享交流會,省內外社工機構、公益組織代表與法律專家、兒童保護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實務經驗。劉紅霞參與了此次分享交流,她表示,這樣的學習機會如同為專業視野打開“一扇窗”,既能從同行實踐中汲取創新思路,又能在觀點交鋒中發現服務優化的突破口,是一次難得的進修機會。
用好激勵保障解決“后顧之憂”
社會工作是一門充滿價值理念和人文關懷的專業,社會工作者的介入,可以為身處困境者提供專業服務和支持,助力其擺脫困境,培育解決問題的能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社會工作者這一“助人”角色,在職業發展中也面臨諸多挑戰。
王菲通過跨專業考研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對他來說,最大的困擾是親朋好友對這個專業缺乏了解?!拔倚枰粩嘞蛩麄兛破丈鐣ぷ鲗I是干什么的。”王菲說,這個行業亟須增加能見度、擴大影響力,引起政府和社會重視。
部分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一線社工服務專業性還不夠強,影響到服務成效和社會認同度,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社會工作者主要分布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基層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領域。對于大部分社會工作者來說,他們的薪資由所在單位或財政發放,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對于從事一線服務工作的機構社會工作者來說,較低的薪資水平,讓行業留才引才愈發困難。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實驗室副主任潘星提出,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需強化服務產品化思維,突破傳統的人力輸出模式,著力向服務對象輸出定制化、專業化的問題解決方案,提升社會工作服務的精準性與實效性。
丁彥則指出,應建立一套與社會工作人才專業水平、工作經驗、服務績效緊密掛鉤的薪酬機制,確保其付出能得到相應回報,讓勞動價值在薪酬中得以充分體現,以此增強崗位吸引力與人才留存率。
寧國市山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主任桂清泉建議,政府要將社會工作購買服務制度化、體系化,在“兩代表一委員”推選過程中,對優秀社會工作者予以適當傾斜,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聲平臺。
阜陽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高級社工師程里成認為,政府應科學設置充足的社會工作崗位,為人才發展提供堅實的平臺基礎。同時,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為人才的晉升、獎勵規劃清晰路徑,助力職業發展行穩致遠。
(記者 劉良慧 實習生 謝雁南)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