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加工廠的電路老舊,經常因為電壓不穩跳閘,影響日常的加工生產,很是讓人頭疼。”日前,面對上門走訪的干部,廬江縣興農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沈成伍打開了話匣子。
針對這一訴求,廬江縣安排供電部門專業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勘查,制定電力設施優化方案,3天內完成強電入地工程,并進行電力增容,切實保障合作社生產用電需求。
學習教育中,廬江縣堅持開門教育,推深抓實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和“聽意見、解難題、促發展”活動。縣四套班子領導與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傾聽企業和群眾呼聲訴求,幫助企業解決政策兌現、用工需求、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問題267個,化解拆遷安置、養老社保、住房物業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90多個。同時,梳理反映集中的突出共性問題,縣委提級辦理落實,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轉變。
流動攤點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道難題。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廬江縣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限時經營”的原則,探索設置18處“潮汐攤位”和87處夏季西瓜臨時銷售點,變“堵”為“疏”,既保障攤販生計,又確保“攤撤地凈”,讓流動攤販更安心,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針對安置小區居民的種菜需求,廬江縣科學引導、合理規劃,在全縣配建“便民小菜園”110多畝,惠及群眾1157戶。大力實施“窗簾之約”,重點摸排“一老一小一殘”群體1919戶,組建志愿服務隊423支,開展孝老管家等基層服務。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有效破解了雜物亂堆放、油煙擾民等一批“老大難”問題。
鼓勵攻堅克難,激勵擔當作為。廬江縣設立360多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隊,通過揭榜掛帥、項目攻堅,搭建黨員干部政治歷練、能力拉練、本領鍛煉的平臺,一線識別考察干部擔當作為情況,今年以來提拔重用表現優秀的干部13人,有力引導黨員干部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 記者 黃永禮 通訊員 熊芬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