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大運河安徽段能否建水生態博物館?

多部門回應省人大代表建議:今后將打造一條主線、多點分布的博物館分布格局

來源:江淮晨報2020-07-24作者:方佳偉

據江淮晨報訊 從大運河申遺成功,至今已經有6年時間。在年初的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余敏輝建議在皖北規劃建設“隋唐大運河水文化生態博物館”。對此,省發改委等部門回應稱,當前已經形成了大運河遺產資源名錄,今后將在大運河安徽段形成功能互補、一條主線、多點分布的博物館分布格局。

建議 在皖北建設“隋唐大運河水文化生態博物館”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在內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大運河安徽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流經淮北、宿州兩市,全長約180公里,其中通濟渠柳孜段、通濟渠泗縣段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通濟渠泗縣段是隋唐大運河目前存在不多的活遺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余敏輝認為,大運河安徽段地處“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沖”,在隋唐大運河體系中位居中樞地位,尤其是作為隋唐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早的、溝通黃河與淮河兩大水系的運河遺存,也是中國北方地區2300多年運河開發利用史的見證。

2019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專門強調“推進保護傳承工程”,要“提高傳承活力,分級分類建設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展覽館等展示體系”。

截至目前,除了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淮北、洛陽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常州的大運河記憶館,淮安的中國漕運博物館等之外,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天津運河博物館、河北大運河博物館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運河主題博物館正在報批興建之中。

大運河安徽段曾是國家的生命線,更是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豐碑;大運河安徽段流經的淮北市、宿州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是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的重要城市。為此,余敏輝表示,在皖北規劃建設“隋唐大運河水文化生態博物館”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有利于推動皖北多類型文化與時代元素相結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有利于統籌開發利用皖北地區包括水文化在內的相關資源,推進文化旅游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另外,也有利于挖掘和弘揚時代價值,將水文化生態、運河精神內涵融入新發展理念;有利于加強與沿線省份文化旅游資源聯動融合,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安徽篇。

2019年12月在淮南市壽縣召開的“首屆淮河文化論壇”上,北京大學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宋豫秦提出,安徽省有必要參照國際“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和宗旨,依托皖北現有的運河河段,建立以傳承創新“水文化”為核心的“隋唐大運河水文化生態博物館”。

進展 已經完成柳孜運河遺址保護與環境整治

省發改委、省文旅廳、省水利廳等相關部門明確表示,大運河安徽段是見證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開鑿以及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的有力物證,對研究大運河史、水運史、交通史和陶瓷發展史等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大運河安徽段沿線文化遺產豐富,老莊文化、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紅色文化等異彩紛呈,有不可移動文物2200多處,其中國保單位9處、省保單位32處、市縣保單位200多處;博物館、紀念館17座,館藏文物近3萬件;國家級非遺項目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4項、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處。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大運河保護利用工作,制定了安徽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今年3月還成立安徽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領導小組。同時,文物與發改、住建、國土等部門對我省大運河相關的文物、非遺、工業遺產、農業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等資源進行梳理,形成了大運河遺產資源名錄。

另外,我省還不斷加強大運河保護立法,省市陸續下發了《關于加強我省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北市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規定》《關于加強大運河宿州段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加強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利用。

當前,已經完成了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保護與環境整治、通濟渠泗縣段保護展示提升等工程,正在全力推進柳孜運河遺址病害處理、通濟渠泗縣段清淤整治、泗縣運河小鎮建設等保護展示工程。

規劃 建設柳孜運河遺址陳列館等系列博物館

接下來,大運河安徽段該如何進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對此,上述相關部門表示,“將以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核心,合理規劃建設運河遺址公園、博物館;全面系統開展保護研究工作,深化運河水工遺存和附屬遺存的科技保護研究,提高大運河安徽段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一方面,分級分類實施大運河安徽段文化遺產遺跡安全防范工程,強化對珍貴文物的預防性保護;推進柳孜運河遺址、大運河遺址(淮北段)、大運河泗縣段等不可移動文物及遺址遺跡遺存保護工程。

在大運河安徽段本體以及相關的重要遺址遺跡考古發掘展示方面,重點是打造柳孜運河考古遺址公園,推進大運河河道遺址淮北段考古發掘及保護展示工程、通濟渠泗縣段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大運河泗縣曹苗段和長溝段遺址考古發掘展示工程等。

另外,我省還將分區分類保護和利用大運河安徽段水利遺產文化資源,實施烈山趙集二級揚水站保護展示工程、通濟渠泗縣段運河故道綜合展示工程、泗縣東八里橋水利遺產價值評估與修繕修復工程;并統籌大運河安徽段沿線博物館體系建設,形成功能互補、一條主線、多點分布的博物館分布格局。

按照目前的考慮,將對現有的淮北市博物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隋唐大運河遺址博物館、淮北隋唐大運河證券博物館、宿州市博物館、泗縣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進行陳列展覽提升改造,提高規模檔次和展陳水平,充實大運河文化內涵。

同時,規劃建設柳孜運河遺址陳列館、百善運河故道展示館、宿州大運河博物館、泗縣大運河文化展覽館等系列博物館,豐富和拓展大運河文化傳承和展示空間。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网址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大学生一级毛片绿象| 中文在线第一页|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8x8×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黄瓜视频芭乐视频app下载| 国产精品igao视频| 2023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99ri精品国产亚洲|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高清播放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高级秘密俱乐部的娇妻|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午夜性福利视频|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水多| xxxxx性bbbbb欧美|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