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鳳陽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遺址保護條例》經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這標志著我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掛牌成立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有了專項法規保護。
2018年,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啟動《鳳陽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遺址保護條例》立法調研,2020年納入立法計劃,今年6月24日經滁州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近日經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查批準。該條例共二十八條,對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遺址保護范圍進行了全面界定,明確了遺址保護管理職責,對如何保護、管理和利用作出了要求,明確了法律責任,設定了相應的罰責和幅度,是一部針對性極強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自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1982年,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和明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好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遺址,2016年以來,鳳陽縣投入13.8億元,將中都禁垣內的1300多戶居民、20家工廠、10家養殖場、4所學校全部遷出。2017年12月,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功掛牌。明中都皇城城墻與南京、西安城墻等8處古城墻以中國明清城墻項目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