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傳承文化薪火 激揚青春夢想

來源:安徽日報2021-12-17作者:張理想

名家匯聚,齊集校園;皖韻芳華,青春傳承。

“青年是事業的未來。 ”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聯、團省委共同主辦,安徽演藝集團、安徽廣播電視臺、省非遺研究會等承辦的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從2018年啟動以來,先后走進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池州學院、宿州學院、阜陽師范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黃山學院等12所高校,為廣大師生搭建起一個走近文化名家、感受徽風皖韻的平臺,更成長為我省藝術化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常態化推廣優秀文化發展碩果的品牌。

名家風采閃亮校園

“我的書法作品得到省書協副主席指導,真是受益匪淺! ”“和著名作家面對面交流,幫助我打開了寫作的思路。 ”“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演出,沒想到今天看到真人了! ”日前,2021年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最后一站走進新安江畔的黃山學院,學生們紛紛表達激動心情和真實收獲。

省作家協會舉辦文學講座,為學生講解文學創作的魅力;省攝影家協會舉辦攝影沙龍,分享精彩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省書法家協會、省美術家協會舉辦現場輔導,指點學生藝術創作要領;省舞蹈家協會把舞臺搬到教室里,與學生切磋舞蹈技藝……一堂堂認真準備的講座,一個個開懷暢談的沙龍,省文聯組織的一支支文藝小分隊總是受到熱烈歡迎,圍滿踴躍參與的學生。

面對面交流創作經驗,手把手開展文藝輔導。3年多來,跟隨“文化名家進高校”的腳步,500多位知名作家、攝影家、書畫家、舞蹈家、音樂家等把最新創作的成果帶進廣闊校園,更把優秀文化的種子種在學子心中。省作協副主席洪放說:“在與青年學子交流的過程中,作家得以了解他們所思所想,豐富了文學創作的當下性。同時,我們通過作品點評,幫助文學愛好者堅定文化自信、快速健康成長。 ”

從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到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再到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走進師生中間,讓大家領略名家名角風采。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蔣建國說:“青年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力軍。我們要不斷把優秀作品送進校園,讓更多大學生了解戲曲、欣賞戲曲、熱愛戲曲,把中華戲曲藝術瑰寶傳承下去。 ”

徽風皖韻青春傳承

一頂頂紅色的帳篷在寬闊的校園里排成長龍,一位位非遺項目傳承人在簇擁而來的學生中展示絕活。男學生手握錘子,跟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美洪練習捶打墨泥,雙手沾染濃濃的墨香;女學生拾起剪刀,跟著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學華學習“花山剪紙”,裁出惟妙惟肖的窗花圖案……這是今年9月,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走進安徽財經大學時的情景。

走過歷史長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道動人的風景,傳承著原生態的文化基因,保留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髓。江淮大地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近百項國家級非遺項目、470余項省級非遺項目奠定了安徽非遺大省的地位。從傳統戲劇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到傳統舞蹈花鼓燈、龍舞、儺舞,再到傳統技藝“文房四寶”、界首彩陶、“徽州三雕”,一項項非遺項目扎根于江淮大地的秀美山川,凝結傳承人的智慧與汗水,為江淮兒女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

省非遺研究會組織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進高校,展示代表作品、演示傳統技藝、教授制作工藝,每到一校,總會吸引一撥撥學生駐足圍觀、動手體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盧群山多次為大學生展示界首彩陶制作技藝,他認為:“非遺的傳承和創新必須依靠年輕人。只有讓年輕人了解和喜愛,生長于民間的非遺技藝才能發揚光大。 ”

觀看徽州磚雕的制作過程,請教廬州內畫的繪畫技巧,拍攝馬派皮影的絢麗圖案……“非遺進校園”提升安徽文化的感召力,更讓大學生在體驗非遺的過程中增強對安徽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安徽財經大學學生胡玉璐贊嘆道:“安徽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名安徽人,我感到非常驕傲! ”安徽醫科大學學生楊俊由衷地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多地了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 ”

藝術黨課激勵前行

歌舞《白衣天使》、情景劇《出征》,藝術化再現醫務工作者勇毅逆行壯舉,歌頌偉大抗疫精神;黃梅歌《美麗的中華讓我愛不夠》,唱出中華優秀戲曲的時代新聲;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深情表達對黨的禮贊、對祖國的祝福……在安徽醫科大學舉辦的“文化名家進高?!濒摺胺沁z進校園”活動中,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洋溢文化傳承之美,唱響砥礪奮進之歌。演出中,全場學生齊聲高喊“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宣言,激發了廣大學子的愛國熱情,增強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文化名家進高校”暨“非遺進校園”活動的重頭戲,“傳承與夢想”主題文藝演出為大學師生搭建起一個與文化名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聯袂展示風采的舞臺,同步舉辦的網絡直播更讓120多萬網友領略校園文化的魅力。從緊扣時代主題推出的優秀文藝作品,到挖掘高校歷史文脈創作的歌曲舞蹈,再到浸潤徽風皖韻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一場場文藝演出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凝聚對黨的忠誠,表達江淮兒女心聲。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送進校園,讓廣大師生看到了徽風皖韻在新時代煥發的勃勃生機。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省徽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汪育殊多次參加“傳承與夢想”演出,今年他將傳統徽劇與紅色詩詞碰撞創作的 《七律·長征》帶進大學校園,收獲師生滿堂喝彩。他介紹道:“這段徽劇是為慶祝建黨百年新創的,希望大家能感受傳統戲曲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傳承發展的成果。 ”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歌曲,祝福新中國70周年華誕的舞蹈,頌揚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詩歌……一個個新創的優秀文藝作品帶領廣大師生回望光輝歷史,汲取奮進力量。作為安徽財經大學專場演出的導演,省歌舞劇院導演王珊珊說:“除了教育元素、青春元素、名家元素,今年的主題演出特別設定了‘百年元素’。從開場舞蹈到《渡江》等節目,洋溢著濃郁的紅色氛圍,文化名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和大學師生一起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將演出打造成一堂滋潤心田的‘藝術黨課’。 ”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亚洲精品短视频| 日本三级很黄试看120秒|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亚洲大片免费看|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久久综合色综合|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一嫁三夫电影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国产99久9在线视频|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91香蕉成人免费网站|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小帅男同志chinesecouple|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 欧美性高清在线视频| 免费超爽大片黄|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