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萬里茶道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和申遺策略研討會暨申遺工作推進會在祁門縣閉幕。會上,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宣布,安徽成為萬里茶道聯合申遺的第九個省份,祁門縣加入萬里茶道申遺城市聯盟。
據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申遺技術團隊對黃山市祁門縣相關史跡開展為期近一周的深入調研,分析遺存沿革與現狀,提取遺存整體特征。經論證評估認為,近代祁門紅茶貿易史跡,反映了萬里茶道后期祁紅茶產、制、銷的史實,展示了以徽商為代表的茶產區社群的活躍,展示了茶道貿易對產區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也展示了近代中國圖強自救的實業實踐,具備支撐萬里茶道整體價值。
“萬里茶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后在亞歐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國際商貿通道,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茶葉南起福建武夷山,途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穿越蒙古高原,最終抵達俄羅斯圣彼得堡,沿途串聯起中俄蒙三國的文化遺產、秀美山水和民族風情,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旅游IP。
2017年,黃山市成為中俄蒙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盟成員。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設立萬里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次年在湖北武漢成立“萬里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