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公布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通知》,按照《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經過推薦、評審和公示等程序,認定黃麓師范學校等99家單位為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淮南市鳳臺縣花鼓燈藝術職業中專學校(鳳臺花鼓燈)、淮南職業技術學院(鳳臺花鼓燈)2家單位入選。
花鼓燈是漢民族的代表性舞蹈,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集中在鳳臺縣、懷遠縣和潁上縣,曾被周總理譽為“東方芭蕾”。花鼓燈被國家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并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鳳臺縣花鼓燈藝術職業中專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以花鼓燈藝術為主要教學的舞蹈學校,被授予“中國花鼓燈藝術研發基地”“安徽省花鼓燈藝術研究基地”“安徽省花鼓燈傳習基地”“淮南市花鼓燈藝術保護發展研究中心”稱號。近年來,學校以培養花鼓燈傳承人為己任,堅持因材施教,向全國各地專業表演團體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鳳臺縣以藝校畢業生為主體組建花鼓燈藝術團,創作了大批花鼓燈藝術精品,如花鼓燈男群舞《瞧這幫鼓架子》、群舞《板凳龍》《家鄉的紅繡球》、女群舞《蘭花嫂》《千里長淮一條線》等,在國內大型專業舞蹈比賽中摘金奪銀,并多次代表國家赴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注重花鼓燈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申報了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花鼓燈保護與傳承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花鼓燈及地方文化研究所,致力于打造花鼓燈保護與傳承基地。學院聚焦培養傳承人,積極推進花鼓燈藝術進課堂,將《花鼓燈文化鑒賞》課程納入全校教學體系,作為全校大一新生選修課程。邀請花鼓燈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張士根,負責學校花鼓燈課程教學、花鼓燈藝術推廣等工作,為大學生講授《花鼓燈文化鑒賞》課程,并現場傳授花鼓燈技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學院還成立了大學生花鼓燈藝術團,鼓勵大學生學習花鼓燈技能,創作花鼓燈文化藝術精品,參加花鼓燈交流與表演,每學年定期舉行花鼓燈舞蹈比賽與花鼓燈班畢業典禮和匯報演出,讓花鼓燈藝術融入百姓生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