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的戰略目標,以加快文化科學發展為主題,打造文化強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我市文化建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蕪湖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江城愈發靈動、秀美。
“文化+科技”加速文化產業發展
每天下午2點,方特夢幻王國猴王演出大廳里,大型音樂劇《猴王傳》如期上演。真人歌舞、雜技表演和現代舞臺特效完美結合的音樂劇,在高科技手段引入下,舞臺效果恢弘神奇,給游客帶來奇趣而繽紛的視覺體驗,因而備受歡迎。透過這成功的項目,我們看到的是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擁有的集“創、研、產、銷”于一體完整產業鏈和一支450人組成的研發生產團隊的產業基地,它們為主題公園今后發展、項目更新以及文化產業鏈衍生,提供強大后盾和源源不斷的生命力。2006年,我市引進深圳華強集團,先后建成了方特歡樂世界、方特夢幻王國兩大主題公園,積極探索“文化+科技+旅游”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而今“兩園”憑借獨特的創意、豐富的娛樂性,深受廣大游客的青睞,接待游客超過千萬人次,已成為我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
實現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加速發展的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市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堅持規劃引領、政策扶持、自主創新、市場化發展的原則,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進行培育。蕪湖神山雕塑公園、大浦鄉村世界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鳩江文化創意產業園、蕪湖古城改造項目等一大批在建或已建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使蕪湖正成為“創新之城、歡樂之都”。
“設施+服務”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在窗明幾凈的社區文化站里看書、到文化館看畫展、參加社區組織的歌舞等文化活動……如今蕪湖老百姓的生活深深烙上了文化的印記。
多年來,我市堅持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市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強。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工程建設,成績突出,亮點頻頻。我市及縣區已建成的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均實現了基本文化服務的免費對外開放。去年以來,全市各級圖書館、文化館(站)每周開放時間均在56個小時以上,免費服務項目90余個,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和展覽展示場次較以前平均提高了30%,共建立圖書館流動服務點146個,服務人次提高近1倍,一年共接待各類群眾180萬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我市還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模式,采取“政府主導、企業贊助、文化唱戲、媒體宣傳”的方式,組織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每年平均參演的演員、選手有2萬余人,受益觀眾達120萬人。
“改制+創新”激活文化創造力
近年來,我市堅持開展解放思想、創新文化大討論活動,大力弘揚“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讓一切創新創業的源泉充分涌流、競相迸發。
200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從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入手,將10家經營性文化單位推向市場,打破“鐵飯碗”,變“花錢養人”為“花錢買服務”。經營性文化單位的性質由事業單位改為企業。轉企改制后,它們成為獨立的藝術生產經營主體,由被動完成任務,到主動走向市場,體制機制的激活不僅活躍了市場,員工收入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目前,市、縣區兩級文化體制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政府逐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文化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2009年至2011年,我市連續三次被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