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老天或給“立夏”潑冷水
我省將迎來一次降水過程 省城最高氣溫將跌破25℃
今天是傳統節氣中的“立夏”,標志著夏日的開始,氣溫升高。不過和“立夏”節氣有點不太吻合,從今晚開始,我省將迎來一次降水天氣,江南地區可能會出現暴雨,全省氣溫也會有所下降。
今日16時18分,我們將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在我國傳統中,立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我省各地有不少與之相關的民俗。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立夏這一天,大家最多只會關心下當天的氣溫,這些有趣的習俗很多已經消失殆盡,只能存在于當地老人們記憶中了。
今天白天我省最高氣溫還會繼續回升,不少地區都將達到30℃這個關口。不過從今晚開始,我省將要迎來一次雨水。據氣象部門預報,從今天晚上到7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將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還可能伴有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從明天開始,包括省城在內的淮河以南地區氣溫將有一個下跌的過程,省城明日的最高氣溫就將跌到25℃,周二更會跌到20℃左右。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天白天本省西部多云轉陰天,東部多云有時晴天。今晨最低氣溫:江南和江北東部:13~15℃;其他地區:15~17℃。今天最高氣溫:沿江江南西部:26 ~28℃;其他地區:28 ~30℃。預計:今天夜里:全省陰天,淮河以南中西部有陣雨或雷雨。 6號白天:全省陰天,淮河以南有陣雨或雷雨,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區中雨。省城今天白天多云,最高氣溫28℃。預計今天夜里到6號白天,陰天有陣雨或雷雨。(蘇藝)
立夏節氣傳統風俗眾多 "稱人"等保留至今
“立夏”是傳統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民俗專家說,中國古代很重視立夏節氣,傳統風俗眾多,有些保留至今。
在周朝,立夏這天,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并指定官員到全國各地勉勵農民耕作。《禮記·月令》中說:“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還返,行賞、封諸侯,慶賜逐行,無不歡悅。”
漢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明代始有“嘗新風俗”。清代還有饋贈禮品的說法。關于這種說法在清代《帝京歲時紀勝》就有記載,書中說“立夏取平時曝曬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可以看出古人們把立夏看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立夏這天有些傳統習俗仍然保留至今。
立夏當天,我國南方很多地方的人們會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吃過“立夏飯”,還有“稱人”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就有病災纏身。
為迎接立夏,我國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在江浙等地有轉蛋、碰蛋、繪蛋等立夏民俗游戲;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天的祝愿。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立夏習俗,無一例外地表現了人們祈求健康、消災解難的美好心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