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山市黃山區聚焦本地特色紅色資源,以教學內容提升、紅色資源聯動、推動學思踐悟等為抓手,持續打造紅色黨性教育品牌,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全面摸底保障教學內容。一是全面梳理。會同黨史、宣傳、文化旅游等部門以及部分紅色資源較密集的鄉鎮成立工作小組,查閱本地本區域有關歷史文獻30余冊,健全紅色資源數據庫,梳理革命舊址12處、典型人物事跡40余篇。二是嚴格把關。加大紅色場館(遺址)保護和管理力度,定期進行普查抽查,健全有關場所修繕更新審核報備制度,重點對近期納入修繕、更新的紅色陣地的設計、展陳等進行審核,確保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和系統性。三是培育隊伍。聚焦“有陣地、無講解”問題,采取培養鄉村干部、選拔機關干部、返聘老年同志等方式,不斷充實紅色講解員隊伍,通過開展“鄉村推介官”大賽等活動提升隊伍業務素質,引導用通俗語言講好紅色故事。目前,全區紅色陣地已儲備專兼職講解員40余人。
整合資源形成串聯互動。一方面用好線上云平臺。切實做好紅色專題黨員教育片和微黨課制播工作,近年來攝制《紅色太平》《烽火黃山報》《黃山下的“長征”序曲》等微黨課、黨員教育片9部,形成一批隨時可看、隨地可學的網絡課程教材,基本實現本土紅色資源線上可視化,通過平臺將線下零散資源高效串聯。另一方面繪好線下路線圖。在全面摸底基礎上,系統繪制《黃山區紅色教育路線手繪圖》,將教育場所、遺址遺跡、紅色村莊等按照地理位置、資源類型等劃分,圍繞重要任務、重大事件精心打造“紅色教育觀摩路線”6條,詳細標注有關陣地類型、具體位置、開放時間、聯系方式等,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集中教育活動提供指引。
融入日常推動星火傳承。一是納入教育培訓。在年度黨員教育培訓計劃中明確將紅色黨史作為黨員集中培訓的重要課程,采取理論講堂、實地參觀、心得分享等多種形式促進黨員干部加深理解,一年來在黨員輪訓班等培訓中安排專題課程5堂,覆蓋基層黨員近4000人。二是聯動黨課活動。鼓勵引導基層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形式開展“學本土黨史 傳紅色基因”,將“黨建沙龍”“板凳黨課”等搬進紅色陣地,積極宣講先烈事跡、傳承革命精神,持續營造“尊崇英雄、學習榜樣”氛圍。三是轉化具體行動。抓牢抓實學用轉化關鍵環節,積極開展“訪企入村”專項行動,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推動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轉化為“一套機制”。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深入調研430余次,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40余件,在行動展示作風建設成效。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