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要求,積極探索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徑,精心打造“四個課堂”,通過分類施教、精準滴灌,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打造“鑄魂強基”理論課,從“入耳”邁向“入心”。堅持以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為首要政治任務,建立支部領學、專家帶學、集體研學、實地踐學、個人自學“五學聯動”機制,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依托市鄉黨校、農廣校、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現場教學點等地,每年初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計劃,嚴格把關培訓班次、內容、形式。今年來,市級層面舉辦黨員培訓班9期,基層黨委兜底培訓34期,培訓黨員5413人。用好“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等黨員教育平臺,及時推送政策理論、黨務知識、經驗做法等內容;依托潛山先鋒網、“潛山先鋒”微信(視頻號),開設“黨員教育”“圖說半月組織工作”“看一線”等專欄,著力把學習建在網上,把黨員連在線上。統籌規劃本土紅色教育資源,打造紅源潛山革命歷史陳列館、余大化故居等紅色教育基地。拓展特色優勢課程,圍繞9年先后12位縣委書記犧牲、新四軍母親陳桂珍等紅色故事,探索開發實境課堂、情境劇等互動體驗式教學板塊,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重讀紅色家書、重憶英烈事跡,引導黨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打造“提能壯骨”專業課,從“漫灌”轉向“精灌”。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研問卷、開展“田間問需”等,依據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年齡黨員需求“按需施教”,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城市規劃、雙招雙引、法治政府建設等內容設置教學模塊,推動黨員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針對農村黨員,開發《高素質農民經營管理型糧油專業培訓》《高山種植養殖技術特訓班》等課程;針對機關黨員,開發政策理論、公文寫作、應急處突等課程;針對企業黨員,開發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課程。為深化培訓效果,邀請“田專家”“土秀才”、科技特派員、技術能手等,深入學用示范基地、生產車間、專業合作社等場所,開展惠民政策、農業技術、特色種植養殖等授課活動,受益黨員群眾8000余人次。堅持“課中現場評估、課后反饋調整”原則,針對授課內容、授課方式、授課效果等內容點評打分,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形式,確保黨員坐得下、聽得進、有收獲。
打造“正風肅紀”警示課,從“會場”延伸“現場”。將警示教育和紀法知識學習作為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通過上廉政專題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學習違法違紀典型案例、簽訂廉潔自律承諾書等形式,引導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繃緊紀律作風之弦,筑牢廉潔自律防線。常態化開展“宜青廉 青年說”“清廉故事我來講”“廉政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知廉守廉促廉倡廉濃厚氛圍。用好本地資源,串聯余大化故居、留余堂、四知堂等地打造“廉潔教育專線”,讓黨員在實景研學中傳承清廉基因。堅持以清廉家風涵養優良作風,圍繞“宜家廉”系列主題,開展廉潔家規家訓短語短視頻征集、“傳承好家風”主題宣講、“家企攜手同行 共筑清廉潛潤”活動,推進廉潔教育融入黨員日常生活。以“清廉企業”建設為抓手,打造“一公司一特色”的清廉單元示范點,強化干部職工廉潔從業意識。
打造“知行合一”實踐課,從“聲邊”扎根“身邊”。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的“試金石”,引導黨員干部投身服務群眾最前沿、項目建設主戰場、推動發展第一線。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承諾踐諾”等實踐活動,圍繞產業強市、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服務、機關效能“五條戰線”,構建機關黨員在崗離崗、網下網上、平時應急的作用發揮機制。圍繞農文旅產業培育、新媒體運營、規模化種植養殖等內容,邀請“新農人”“農創客”開展技術宣講、經驗分享,催生“重返大地”“南北咖啡”等一批新興創業實踐項目。緊扣產業振興提升年行動,在重大工作、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組建臨時黨支部,通過項目領辦、過程督導、成效評估,讓黨員在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建立“學習—實踐—評估—提升”閉環管理機制,結合民主評議黨員,通過領導點評、黨員互評、群眾測評,把優秀黨員評出來、選出來,同時將考核結果與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相掛鉤,推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儲成林)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