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市宿松縣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的重要抓手,著力從培訓陣地建設、師資課程優化、注重培訓實效等三個維度精準施策,不斷推進全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走深走實。
整合多方資源,打造黨員教育培訓“新陣地”。嚴格落實《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及省貫徹落實舉措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年度黨員集中培訓計劃和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計劃,對全年各個班次的培訓時間、培訓對象、培訓主體等作出總體安排。充分發揮縣委黨校作用,聚焦黨的創新理論、鄉村振興等主題開設精品課程,今年已在縣委黨校舉辦全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重點培訓班、基層黨員示范培訓班、縣直機關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第九批選派干部書記培訓班等10個班次,培訓黨員干部1000余人次。建強23個鄉鎮(街道)黨校,按照“六有”標準整合鄉村會議室、文明實踐所等現有資源,規范日常運作,讓農村黨員、社區黨員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系統化培訓。今年來,各鄉鎮黨校先后舉辦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青年黨員培訓等班次45場。精選縣博物館、縣烈士陵園、紅二十七軍紀念館等24家單位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通過沉浸式教學讓黨員接受黨性教育;用好本土紅色資源,開發3條紅色研學線路,組織黨員重走紅軍路、重溫入黨誓詞,今年已有3萬余名黨員在紅色陣地中接受精神洗禮。
優化師資課程,激活黨員教育培訓“新活力”。從優秀黨校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專業技術人才、先進模范人物中擇優選拔53名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縣級先鋒師資庫”,定期評估、優進拙出、動態調整。組建“理論宣講隊”“實踐指導隊”“紅色講師團”等隊伍,結合受眾需求,做到“黨校老師講理論、土專家講技術、老黨員講初心”。今年6月,縣委組織部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技人員到六圩村等地開展福壽螺防控培訓,現場指導農戶進行科學防治。聚焦農村黨員、機關黨員等不同領域黨員需求,建立“分層分類、按需供給”課程體系,建設涵蓋理論、技能、案例的課程資源庫,開發“政策解讀”“作風建設”“特色種養技術”“廉潔從政”“紅色故事宣講”等課程60個,實現“黨員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為提升教學質量,由縣委黨校骨干教師與鄉鎮黨校教師結對,定期開展備課指導、課件打磨等活動,通過鄉鎮黨校師資教學比賽、送教下基層等,實現“以賽促教、以幫促優”,不斷強化師資能力。同時,推行“課前調研、課中互動、課后反饋”模式,培訓結束后根據黨員評價持續優化課程內容,今年以來已對教學效果進行30余次測評。
注重學用結合,彰顯黨員教育培訓“新成效”。堅持把基層一線當作黨員干部克服本領恐慌、服務人民群眾的“練兵場”,嚴格落實“四下基層”工作要求,開展“兩個遍訪”行動,由黨群口黨員干部對全縣213個村(社區)進行全覆蓋走訪,由政府部門黨員干部對全縣重點“四上”企業進行全覆蓋走訪。截至目前,共走訪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626家,走訪企業185家,收集問題、建議424條,辦結304條。全縣各基層黨組織成立100余支“黨員服務隊”,抽調黨員干部、農技專家、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田秀才”等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春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將技術培訓轉化為助農實效。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駐村第一書記“擂臺比武”“鄉村推薦官”選拔、“宿青廉”等系列活動20余場,通過“以賽促學、以比促干”形式,引導黨員干部在互學互鑒中對標找差、補強弱項,以實干擔當擦亮先鋒底色。深入開展“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與“黨員分類管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等工作有機結合,用典型示范激發黨員干事熱情,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動能”。(朱蕾)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