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城市寧國市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新任務、新要求,以黨員能力素質雙提升為核心,聚焦課程設置、培訓形式、學以致用等關鍵環節,讓黨員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著力鍛造本領強、素質高的新時代黨員隊伍,切實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聚焦“學什么”精準問需,做好“課程設置”文章,提升黨員教育“精度”。抓實抓細抓精黨員教育內容供給,推行“通用+特色”課程設置,構建科學實用、內容豐富、情感共鳴的黨員教育課程體系。筑牢信仰根基。扎實開展全面系統的政治理論教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的必修課以及黨員教育培訓的主業主課,同時邀請黨校老師開展專題講座,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增強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賦能實干本領。針對不同層級、不同身份的黨員,明確培訓重點和培訓計劃,堅持“缺什么補什么、什么不懂就教什么”,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綜合運用“專題講授+實踐解讀+現場教學”培訓模式,適時調整理論政策、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類內容,充分發揮各個領域和群體的功能,著力提升黨員的綜合素養和業務能力。賡續紅色血脈。深入挖掘和活用小三線寧國舊址、板橋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石壁山紅軍戰斗遺址、中共寧國特支紀念館等本土紅色資源,學習楊春水、葉祖繩、曹軍等烈士事跡,精心策劃推出《外公的小冊子》《永不褪色的三線精神》《赤心貫蒼穹 飛天逐夢想》《221張匯款回執單背后的故事》等寧國本土紅色往事的系列微黨課,通過“憶往事”“講故事”“話新事”的形式累計宣講微黨課500余堂,賡續紅色基因,增強黨員黨性修養。
聚焦“怎么學”整合資源,做好“培訓形式”文章,激活黨員教育“熱度”。結合不同年齡、職業黨員群體特點和需求,創新黨員教育培訓開展形式,抓住側重點,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依托“黨員教育示范培訓班”“三津大講堂”“組工夜學”,邀請省級領導干部、知名專家學者、單位業務骨干、基層“土專家”“田秀才”等為黨員講授前沿知識和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現場教學生動實踐作用,經常性組織黨員到展覽場館、產業園區、田間地頭開展“沉浸式”“體驗式”實景教學,讓培訓工作有溫度、接地氣。突出用好用活現有學習平臺,利用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優勢,打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員教育組合拳。線上,緊扣重點任務,依托寧國先鋒持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組織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及時總結提煉組織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寧國市委組織部”微信公眾號載體優勢,加強服務功能,重視原創信息策劃,加強與業務科室之間協調配合,策劃開展大學生實踐實習實訓、“黨建引領月”、“韶華不負選派路”等多個主題活動,不斷豐富黨員教育內容,著力打造黨員教育“指尖課堂”。線下,依托213個遠教站點,用黨員教育海量學用資源,推動遠程教育日常學用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有機結合,通過開設機關講堂、致富課堂、文化課堂等,不斷拓展遠程教育站點服務功能。同時,以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為目的,主動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以黨員示范戶為核心,按照“一網格一紅色庭院”的標準,選取村(社區)網格的休閑庭院、長廊,打造多處紅色學習陣地,開展接地氣、有溫度的學習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感染力。堅持將黨員教育與新媒體有機融合,以二十四節氣或節日為依托,深入挖掘本地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把群眾看得見的平凡人物搬上屏幕,用生動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緊扣“如何做新時代黨員干部”作進一步升華,為廣大黨員群眾創作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學習性強的節氣節日系列微視頻,并在各機關單位的LED宣傳屏適時推送,把觀眾從熟悉的節氣節日的氛圍感中悄無聲息的代入到自我管理、自我警醒、自我鞭策的主動意識中,切實將作品創作與人物推介實現共贏。
聚焦“學到位”跟蹤問效,做好“學以致用”文章,彰顯黨員教育“力度”。堅持把教育培訓與具體實踐相結合,以群眾是否滿意來檢驗黨員教育成效。機關黨員下沉一線服務。堅持推動力量下沉,大力推行在職黨員“雙報到”活動,積極引導在職黨員到網格黨支部報到,組織43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網格一線,以“黨員報到”為抓手推動精細服務,督促黨員主動亮身份、當先鋒,根據報到黨員志愿者的專業特長、個人意愿等,組建環境整治、群防群治、糾紛調解等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實現服務精細化。選派黨員干部下沉到重大項目、重點企業中,在產業發展、雙招雙引等一線錘煉;選派優秀機關干部與企業干部開展雙向掛職,打通工作“堵點”,破除阻礙政策落地、影響發展環境的“中梗阻”現象。農村黨員示范引領帶動。充分挖掘鄉村“土專家”“田秀才”,聘請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以及鄉村振興骨干、優秀基層干部擔任授課老師,幫助農村黨員了解村情民意、提升農村工作能力。同時定期組織農技專家、致富帶頭人、產業能手、種植養殖大戶等到田間地頭、家庭農場開展技能培訓,通過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指導,幫助農村黨員群眾破解鄉村振興中的“絆腳石”“攔路虎”。流動黨員立足實際奉獻。充分發揮流動黨員活動范圍廣、信息門路多等優勢,扎實開展流動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工作,引導流動黨員主動做好黨組織分配的任務,鼓勵流動黨員結合自身特點與工作實際認領技術指導崗、就業聯系崗、致富信息崗、招商信息崗等,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牽線搭橋的作用,不斷強化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