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陽縣將村級后備力量培育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緊扣能力提升這一核心,通過構建“學習鏈”“實踐鏈”“成長鏈”三鏈融合的培養體系,精準施策、系統賦能,著力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后備力量隊伍。
構建系統化“學習鏈”,夯實理論根基。圍繞鄉村振興實際需求,著力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理論學習體系,為后備力量充電賦能。以縣級黨校為主陣地,聚焦黨的創新理論、農村政策法規、基層黨建實務、鄉村治理現代化、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核心內容,設置標準化課程模塊,確保理論學習系統深入,今年順利舉辦全縣基層黨務工作者進修班暨村干部示范培訓班,覆蓋130余人次。充分拓展“云端課堂”陣地,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和網絡學習平臺,整合“學習強國”、安徽先鋒網和靈秀青陽等平臺資源,推送微黨課、政策解讀、產業技術等資料,鼓勵后備力量利用碎片化時間自主學習,突破時空限制,擴大培訓覆蓋面和提高靈活性。
打造實戰化“實踐鏈”,提高履職本領。堅持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強本領,讓后備力量在一線歷練中成長。深化“導師幫帶”機制,為每名村級后備力量指定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幫帶導師”,負責思想引導和政策指導;指定1名經驗豐富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兩委”成員作為“實踐導師”,傳授群眾工作方法、矛盾糾紛調解技巧和村級事務管理經驗。不斷強化“崗位練兵”實效,有計劃地安排后備力量到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信訪維穩、防汛抗旱、人居環境整治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墩苗”鍛煉,參與村級各類專項工作,直接承擔具體任務,在處理復雜矛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才干、積累威信。謀劃“跨域交流”學習,分批組織了22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赴浙江麗水、常山等地跟班學習,實訓鍛煉,通過沉浸式體驗來開闊視野、啟發思路,學習借鑒他鄉成功模式和經驗。
建立動態化“成長鏈”,激發內生動力。建立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和激勵機制,促進后備力量持續成長,實施“全程紀實”管理。完善“一人一檔”成長檔案,詳細記錄后備力量參加學習培訓、實踐鍛煉、承擔任務、考核評議以及獎懲等情況,作為分析其成長軌跡和綜合評定的重要依據。縣鄉兩級建立健全“科學考評”機制,采取日常考察、年度考核與任期考評相結合的方式,綜合運用述職評議、群眾訪談、實績分析等方法,重點考評其政治表現、能力素養、作用發揮和群眾口碑,作為動態調整和培養使用的重要參考。同時遵循“備用結合、以用促育”原則,對經過系統培養和實踐檢驗后較為成熟的后備力量,大膽給平臺、壓擔子。今年以來已有6名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實現了培養與使用的無縫對接,充分激發后備力量扎根基層、奉獻鄉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孫緒潤)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