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全國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片區縣。今年以來,該縣緊緊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難得機遇,著力在“學、做、干、嚴”四字上下功夫,把學習教育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促進了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確保2016年全縣減少貧困人口4.5萬人、實現43個貧困村出列。
一、以“學”促認識提升。夯實“學”這個基礎,以知促行深入學,增強全縣黨員干部服務扶貧攻堅大局的意識。一是以上率下作示范。先后召開常委會、中心組理論學習會、常委擴大會議、三級干部大會,傳達學習中央、省、市、縣精準脫貧有關會議精神和部署要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地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聚焦“精準”二字,做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二是專題黨課送基層??h幾套班子成員分別到所聯系鄉鎮結合扶貧攻堅工作講黨課,縣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聯系點上黨課,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到所包點的村(社區)講黨課,縣委宣講團進基層送黨課。截至目前,全縣黨員領導干部深入村(社區)上黨課453堂。三是凝聚共識添動力。在各級領導班子中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牢記黨的章程,爭做優秀共產黨員”活動;在全縣上下深入開展“增速全市靠前、總量皖北爭先、位次全省前移,為亳州奮力走在皖北振興前列作貢獻”大討論活動;結合學習教育和國家級貧困縣的縣情,扎實開展“為脫貧做貢獻,為發展當先鋒”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打贏脫貧攻堅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擔當,以學習教育推動扶貧攻堅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二、以“做”促精準施策。抓住“做”這個關鍵,堅持學用結合,要求黨員干部爭做脫貧攻堅先鋒,對標達標扎實做。一是科學謀劃定思路。編制“十三五”扶貧開發規劃,全面實施精準脫貧“1261”攻堅計劃,大力實施產業脫貧、就業脫貧、光伏脫貧、健康脫貧、社保兜底脫貧、智力扶貧、鄉村旅游扶貧、易地搬遷扶貧、金融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二十項重點任務,建立健全“責任落實、目標管理、資金投入、考核監督、隊伍保障、輿論引導”六項工作機制。二是多方聯動促脫貧。探索實行“三免兩付一提高一兜底”模式,鞏固完善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機制,以健康扶貧治病根;抓住作為全國光伏扶貧試點縣的有利條件,實施光伏扶貧工程,以光伏扶貧創財富;發揮全省金融扶貧試點縣的優勢,積極采取“貧困戶+銀行+X”(互助社、企業、保險)模式,發放扶貧貸款1331戶、4829萬元,以金融扶貧“貸”動脫貧;大力實施農業大棚蔬菜、畜牧養殖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三大工程”,積極探索資產收益型種養業產業脫貧模式,以產業脫貧促增收;全面實施“寒門圓夢”行動計劃,建立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全覆蓋的困難學生資助網絡體系,以智力扶貧阻傳代;抓住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整縣推進試點機遇,加快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基建扶貧改窮貌;對無勞動能力或通過開發式扶貧仍無法脫貧的家庭,實行農村貧困人口扶貧線、農村低保線、五保保障線“三線合一”,以社保兜底筑底線。三是多方幫扶聚合力。緊抓省直8個單位定點幫扶利辛機遇,積極爭取省直單位的項目13個和資金189萬元;積極開展“百企扶百村”活動和“情系家鄉·攜手扶貧”活動,省、市、縣三級企事業、機關單位現場認領重點貧困村的扶貧項目184個、資金2371萬元,15家外地利辛商會及利辛籍創業成功人士現場捐贈款物240余萬元。
三、以“干”促作風轉變。落實“干”這個根本,堅持“干”字當頭,比作風、比作為、比精神、比精準,務實創新講擔當。一是認真核查明底數。針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識別不精準的問題,組織縣直單位、鄉鎮干部和教師近6500余名工作人員,開展“脫貧攻堅基礎月”活動,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一人一冊一單一方案,一卡一紙一證一照片”的辦法,全部包保核查到位。累計發放各類文件匯編、政策資料等2.5萬份、《扶貧工作日志》1萬多本、《扶貧手冊》13萬本、各類表格15萬份。經過兩次核查,共識別認定建檔立卡貧困戶5.97萬戶,貧困人口17.3萬人。同時,建立完善全縣精準脫貧信息系統平臺,詳細錄入貧困對象、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脫貧措施、脫貧時限等信息,逐村逐戶建立臺賬,科學制定“扶貧對象和需求、扶貧措施、脫貧時限、幫扶責任”四項清單,確保貧困戶進退有序、動態調整。二是充實力量強隊伍。針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力量不完善的問題,調整充實了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制,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任第一組長、組長。充實了縣、鄉、村三級扶貧開發工作力量,從縣直單位抽調23人到縣扶貧辦工作,與原單位脫鉤,納入扶貧辦考核管理;從縣直單位選派23名干部掛任鄉鎮專職扶貧黨委副書記或副鄉鎮長,并兼任鄉鎮扶貧辦主任,配備2名專職扶貧干部;村建立扶貧工作站,由村書記任站長,配備一名扶貧專干;縣直各單位明確一名副職負責扶貧開發工作;90個重點村全部派駐扶貧工作隊,256個非重點村全部派駐扶貧工作聯系人,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確保村村都有幫扶單位,戶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四、以“嚴”促工作落實。突出“嚴”這個保障,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在狠抓落實、善抓落實上狠下工夫。一是創新工作落實機制。實行“縣負總責、部門聯動、鄉鎮主體”的領導體制和“村為重點、工作到組、扶貧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實行書記督辦單、縣長提示單制度,對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交辦的扶貧攻堅任務,列出交辦事項提示單,明確任務事項、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交縣督查局跟蹤督辦。建立“三個一半”加班工作制度,即縣幾套班子成員,各鄉鎮、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利用“雙休日的一半、工作日一半的晚上、節假日的一半”加班工作。二是創新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出臺《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全縣脫貧攻堅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定點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縣級領導、縣直單位和各鄉鎮村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定《利辛縣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對駐村工作隊長實行周抽查、月通報、雙月報、季述職制度,加強駐村干部管理;出臺《利辛縣扶貧開發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和《利辛縣扶貧項目資金實施管理辦法》,強化扶貧開發工作責任追究,嚴格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使用。三是建立考核監督機制。對鄉鎮脫貧攻堅落實情況實行月點評、季通報、年考核。將扶貧開發納入縣直單位崗位責任目標和機關效能考核,實行貧困村不脫貧、工作隊不撤出,貧困戶不脫貧、幫扶責任人不脫鉤。建立幫扶單位、扶貧工作隊隊長年終述職制度。把扶貧工作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年度扶貧開發目標任務未能完成的實行“一票否決”;對扶貧開發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