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宣城市郎溪縣結合基層實際,創新開展20—30分鐘的“微黨課”,讓普通黨員上講臺,促黨員教育“活”起來,取得較好效果。目前,全縣上下共開展各類“微黨課”2200余場次,有1萬余名黨員參與其中。
在教育主體上,變“一人講”為“人人講”。“微黨課”改變了傳統黨課自始至終由領導、專家、教授“一人講”的模式,更加注重邀請模范黨員、普通黨員、選派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等“身邊人”上臺授課,解決了黨員在接受傳統黨課教育中存在的“聽得多、看得多、思考少、參與少”的問題。比如,邀請“安徽好人”丁才興老人,講述20年義務維修村莊公路和鄉間便道的事跡;邀請普通黨員吳春玲,結合25年醫療衛生服務工作,談工作感受、黨員感悟,真正變“一人講、大家聽”為“人人講、大家議”。
在教育內容上,變“長篇大論”為“短小精悍”。每節“微黨課”的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時間短,內容集中,少了“拖沓、說教、空泛”,多了“精巧、平實、快捷”,不僅講課者易于準備,而且管理者易于組織。打破傳統黨課主題單一、內容固定的框架,“微黨課”的內容可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可以是身邊的先進事跡;可以是形勢政策任務,也可以是黨員的所思所想、學習心得等。講課者用自己的語言講身邊的故事、聊自己的感想、談自己的體會,內容實在,有說服力,把“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傳統黨課拉回到了基層黨員身邊,更能觸動、吸引每一位普通黨員。
在教育形式上,變“灌輸式”為“互動式”。改變傳統黨課“我講你聽”、“單向灌輸”的固定模式,“微黨課”教育形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根據地緣特點和農忙情況,隨時調整上課時間地點,既可以在村委會議室,又可以在農家院落,還可以走上田間地頭;在操作上,一般由主持人點明主題,引導發言,串連內容,聽課黨員可以現場提問、評課交流,黨課的直觀性、互動性、吸引力和實效性大大增強,確保每位黨員都能“坐得住、聽得進、有感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