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韓賀彬 通訊員 吳黎明)村報賬員錢某某重復報賬1500元。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審計局在對大隴鄉戎楚村開展財務審計時發現這一情況后,按照該縣建立的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通報共享機制相關規定,將問題線索報到由縣紀委書記任組長的共享機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管理權限,將問題線索移送給大隴鄉紀委,要求限時將調查情況和處理意見上報。大隴鄉紀委調查核實后,給予錢某某黨內警告處分。案發后,錢某某已將違紀款如數退繳。“結合對全縣143個村(居)開展的審計工作,每半個月將問題線索集中按期上報。”當涂縣審計局局長姚曉東說。
不僅是審計,該縣建立的共享機制涉及到紀檢、監察、檢察、組織、信訪、公安、財政、農委、民政等多個相關職能單位,都要按期將問題線索集中上報,對一般性問題線索,領導小組辦公室向線索處置單位發出了解詢問函,要求承辦單位及時調查了解情況,并在30日內將情況上報;對具有可查性的問題線索,發出移送函,要求承辦單位及時辦理、調查核實,并在60日內將情況上報。對涉及面廣、疑難復雜的重大問題線索,由縣紀委或指定部門牽頭,協調有關單位,成立聯合調查組,進行重點查處。自2015年4月該縣在省內率先探索建立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通報共享機制以來,已排查辦理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174件,其中立案查處86件156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4萬余元。并對21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
“建立村‘兩委’問題線索通報共享機制,是探索創新解決農村基層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抓早抓小、懲治與預防并舉,會有效減少和遏制農村基層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切實強化對農村黨員干部特別是村‘兩委’成員的監督和管理。”當涂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胡濤說。共享機制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受理、處置反映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的同時,定期向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移送發現的涉及村“兩委”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貪污、受賄,侵占、挪用資金,村級財務管理混亂,違反財經紀律,廉潔自律、作風建設規定以及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實現問題線索資源共享。與此同時,建立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通報共享管理系統,通過網絡上報、交辦、督辦,實現問題線索快報、快查、快結。
“以前涉及村‘兩委’案件,存在職能交叉、力量分散、各自為戰等問題,‘小網’結成‘大網’后,實現了從‘捉魚’到‘拉魚’的轉變,就難有漏網之魚。”當涂縣紀委副書記章成鎖告訴記者,共享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成員單位上報的問題線索進行登記匯總、分析研判,拿出線索處置初步意見,經辦公例會討論通過后將線索書面移送相應部門處置,這樣就形成了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
據了解,該縣在建立移送查處機制的同時,還建立了跟蹤督辦機制、通報反饋機制。對問題線索處置情況全程跟蹤督辦,及時協調解決承辦單位在案件查辦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定期對承辦單位處置移送的問題線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在一定范圍內通報。領導小組每半個月將工作開展情況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向上級報告。及時將線索處置情況向移送單位通報反饋,移送單位或承辦單位將處理情況向反映人反饋或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查辦的典型案件,及時在全縣通報,用身邊的事警示教育身邊的人,引導廣大農村干部遵紀守法、規范言行。
“剛開始對這村‘兩委’成員問題線索共享機制還有些不理解,認為這是對村干部不信任,其實是為村‘兩委’各項工作規范開展安上了警示燈,劃定了警戒線,拉開了一張無形的網,時刻監督著我們,讓我們不敢沖破紅線,始終以紀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只要做事公平、公正、公開,心中始終裝著集體利益,問題就不會找上我們。”黃池鎮福山村總支書記張久兵說。太白鎮黨委書記朱鳳財也認為,共享機制的作用就是通過早發現、早糾正,防止少數村干部在工作中出現不規范的傾向或者違規違紀的苗頭,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項機制其實也是對村干部的一種保護。
【責任編輯:萬宏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