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王文明)“過去抓黨建,總認為是虛功,做與不做、好與不好也沒人知道、沒有人評價,如今,把黨建現場會開到了家門口,大家看、大家評,感覺更實在了,也更有壓力了。”章渡村黨支部書記董雙慶感慨道。日前,涇縣云嶺鎮章渡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縣委副書記帶隊、各鄉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組工干部到村實地調研黨建工作開展情況。
去年以來,涇縣打破了原來黨建工作單純“以會議部署工作”的做法,創新設立了黨建工作現場會制度,將會議現場從室內搬到室外,并采取現場點申報制度,由11個鄉鎮自主申報承辦現場會,激勵各地互相較勁、爭先進位,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實行黨建工作現場會是我們一項創新工作。”涇縣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縣委非公工委書記吳治國介紹說,“過去黨建工作往往存在‘重部署、輕落實’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基層黨建抓手不足、抓力不夠。實行黨建工作現場會制度以后,由各鄉鎮主動申報舉辦,黨建工作干得好不好,拿出來亮一亮、比一比,大家說了算。”吳治國說,就目前來看,黨建工作現場會至少解決了兩個層面的問題,從基層黨組織書記來看,把現場會開到家門口真正做到了把成績擺出來、亮出來,工作不僅做得更實了、也更有動力了。從縣級層面來看,自主申報機制有效激勵了各鄉鎮相互較勁,營造了在比中學、干中學的良好氛圍,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據悉,黨建工作現場會制度不僅在縣級層面得到應用并取得實效,各鄉鎮也在紛紛探索實行村級黨建工作現場會。比如黃村鎮利用村黨組織書記例會,將黨建工作現場評議作為例會主要內容之一,隨機抽、現場評、重點議暨隨機抽取現場會調研點、實地查看黨建工作開展情況、例會上就好與不好做法重點評議等,不斷強優勢、補短板,實現基層黨建水平整體躍升。
自實行黨建工作現場制度以來,全縣各鄉鎮、縣直單位主動加壓,自上而下開展了黨建工作實地督查167次,創設出了一批鎮村干部雙向掛職、黨員管理“紅黃對”等特色品牌,有力推進了涇縣基層黨建工作特色化和品牌化發展。
【責任編輯:萬宏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