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師傅,麻煩幫我把這條褲子改短些。”“我的剪刀鈍了,能幫忙磨一磨嗎?”9月4日上午,一場便民服務活動在四牌樓社區黨群服務站溫情啟幕。磨刀剪、衣物縫補、水電維修等13項專業服務同步鋪開,志愿者們用專業的技能和飽滿的熱情,將貼心服務送到居民心坎上。
專業服務暖人心,便民實事解民憂
活動現場,各服務攤位前秩序井然。衣物縫補攤位前,曾是裁縫的志愿者端坐縫紉機前,居民送來的開線外套、需改短的褲子很快就能處理好。“改一件衣服也就十幾分鐘,只要居民送來,基本都能當場改好帶走。”志愿者一邊專注操作,一邊笑著回應居民的感謝。
在獨居老人家中,陳先進蹲在地上排查馬桶故障。年近80歲的老人獨自居住,馬桶損壞兩個多月,生活諸多不便。通過手機查詢得知活動后,老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求助,沒想到志愿者很快上門。“真是太及時了!這便民服務解決了我的大難題,太感謝你們了!”
此外,來自上海的理發師肖平也現場為居民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專業的技術贏得陣陣好評。從生活瑣事到應急需求,志愿者們用專業服務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志愿力量聚成團,薪火相傳顯擔當
在這場公益活動中,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志愿者們匯聚一堂,用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今年剛加入的陳女士,已參與高考護考、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動。同時,她還發揮專業特長為厭學、叛逆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詢,“以前做公益沒方向,現在加入組織后做事有目標,能為社會出份力,特別有意義。”
退休后的魏女士則是公益隊伍中的“老兵”,參與公益活動已超三年。如今,負責志愿者禮儀培訓和現場服務指導,活動當天帶領志愿者誦讀誓詞,回顧服務禮儀。“退休后拿著退休金,更應該為社會做點事,看到我們的隊伍被認可,再累也值得。”
36歲的自主創業者黃朵,則利用孩子上學的空余時間參與公益。家住蜀山區的她,今天提前騎車20分鐘趕到活動現場。“小時候家里大姐患小兒麻痹癥,曾得到很多人幫助,現在我有能力了,也想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常態化服務扎根社區,公益之花持續綻放
這場公益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社區與公益組織的緊密聯動。據四牌樓社區副主任陳宗寶介紹,“大愛合肥 便民常伴”項目已落地社區,每月固定開展兩次活動,社區免費提供黨群服務站作為活動場所,并通過社區微信群等線上線下渠道提前宣傳,確保居民知曉參與。
該公益組織由“合肥好人”艾東于2016年在廬陽區成立,自2013年起,艾東便投身公益事業,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8000小時,帶領團隊開展活動300場。
從個體微光到集體火炬,從單次活動到常態化服務,“大愛合肥 便民常伴”項目正以專業的服務、溫暖的堅守,讓公益之花在社區扎根,為更多居民帶去關懷與便利,也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志愿者隊伍。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