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實體經濟的“壓艙石”,是支撐地方經濟快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安徽工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效益,與先發地區都有一定差距。我們要對標先進、爭先進位,深入實施“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從“小”到“強”的轉變。
提高產品質量
解決產品質量不高問題,是“提質”的首要任務和最終目標。
淘汰落后產能。從技術水平看,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生產能力,就是落后產能。從生產能力造成的后果看,如果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的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等技術指標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或達不到“綠色”生產要求,或達不到“雙碳”目標和要求,則該生產能力也是落后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是“提質”的最低要求。
提高投入要素質量。包括設備、技術、生產工藝,土地與資本價格,勞動力素質,生產的動力能源。采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尤其是數智技術是實現更有效率生產、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降低土地與資本價格,是降成本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留住人才,提高職工技能創造條件,是提高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調整能源結構,以清潔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是走低碳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
提高新產品推出速度。“提質”的關鍵是向市場提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一方面,從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不斷迭代升級的消費需求出發,推出品質更優、品種更豐富、款式更新穎、功能更齊全的新產品;另一方面,積極布局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人工智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量子計算等前瞻性戰新產業,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生產“人無我有”的高技術、高品質產品。
提高產品品牌的影響力。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標總量的比重僅為3%,但卻占據全球市場40%的份額和50%的銷售額。提高安徽工業品牌影響力,是工業“提質”的必然要求。為此需要加強對安徽工業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與管理,營造工業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創新工業品牌發展的培育手段與扶持措施,提升工業品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安徽工業品牌的宣傳力度,為安徽工業品牌走向世界營造氛圍、積累口碑。
做多做大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地方經濟的發展規模與水平,取決于市場主體的數量與質量。
增加市場主體數量。一是延長企業生命周期。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發展的商務成本,完善制度與政策體系,降低交易成本,為現有市場主體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商務環境。二是打造創新創業沃土。積極利用安徽低商務成本優勢、區位優勢,營造重視創業、重視創業者、理解創業者、鼓勵創業者、為創業者排憂解難的良好創業文化,構筑創新創業良好生態系統,吸引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大學生、退伍軍人以及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來安徽創新創業。鼓勵現有市場主體裂變,派生新企業。三是健全“雙創”孵化機制。通過強化載體建設、舉辦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完善“眾創—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孵化服務鏈,孵化更多的“雙創”企業。四是積極開展“雙招雙引”工作。牢牢抓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這個“牛鼻子”,積極引進新要素、新變量,壯大安徽市場主體。
壯大市場主體實力。一是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各類市場主體都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對于國有企業,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有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發揮其主體優勢。對于非公企業,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破除各種制約其發展的障礙,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二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主要是出臺全覆蓋的支持政策,如規上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上市公司培育、500強企業培育、“4116目標企業”發展等,應有盡有。三是實施一企一策政策。從國內高校、科研機構、離退休政府領導、離退休國企高管中聘請一批專家,組成有關領域的咨詢團隊,對重點支持企業進行跟蹤調研、診斷,提出支持政策,助推這些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提高企業效能
每個工業企業效益和效率改善了、提高了,整個工業部門效能自然會水漲船高。
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推動企業效能改善。通過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政策配套,體制機制創新,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為提高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在此基礎上,對標行業一流企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創新商業模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不斷提高企業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
以提高產業鏈競爭力帶動企業效能改善。在國家間、區域間、企業間競爭從傳統產品競爭轉向產業鏈競爭時代,提升安徽產業鏈競爭水平對“增效”意義重大。提高產業鏈競爭力,需要打造產業鏈鏈主企業,提升產業鏈主導能力。鏈主企業一般是在品牌影響力、研發能力、營銷手段等方面具有超強實力的終端產品供應商。產業鏈鏈主不僅占據價值鏈高端環節,還影響整個產業鏈上其他企業發展。打造安徽產業鏈鏈主企業,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選拔一批行業龍頭企業作為鏈主企業,給予政策、資金等支持,助其成為行業內真正的鏈主企業;另一方面,大力引進國內外鏈主企業、頭部企業來安徽投資興業。同時,要對現有的產業鏈進行梳理,支持重點產業鏈發展。
以“畝均論英雄”改革倒逼企業效能改善。要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讓最好的項目獲得最優的資源要素。“畝均論英雄”改革的要義是,通過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扶優做強優勢企業,淘汰落后企業為“騰籠換鳥”提供空間,同時提高“雙招雙引”門檻。“畝均論英雄”改革的實施必將倒逼企業效能改善,有利于工業部門的“提質擴量增效”。
洪功翔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安徽工業大學研究基地)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