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深化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國各類資本及其作用的認識,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揮其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新征程、創造新偉業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安徽乘勢而上、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五年。安徽要多措并舉打造制度規范、對外開放、富有活力、韌性強勁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激發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發展的潛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明晰政府角色與職能定位。政府是“場地管理員”,而非“裁判員”“運動員”,要進一步加強安徽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頂層規劃。一要構建政府協調統籌機制,成立安徽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規劃辦公室,對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進行統籌協調,打造錯位發展、各有特色、適度競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股票、債券以及期貨衍生品市場的功能互補。二要提高政府服務效率,遵循“實事求是、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原則,全面提升對企業改制上市面臨的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對申報企業上市、掛牌環節中經常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政策解答、審批效率,促進政府服務向精準化邁進。三要加大企業上市激勵,引導、鼓勵企業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并給予其財政獎勵支持,從而激發企業實現上市意愿。四要減少企業上市成本,對企業上市過程中所涉及的增值稅、所得稅和契稅,若繳存確存難度且可能影響企業上市進度的,則由企業自主申請且政府審批通過后,可以給予緩繳或免繳政策支持。
構建政企資協同對接機制。積極協同對接,信息互通有無,增強溝通效率,是政府、企業和資本市場加快合作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一要構建后備企業培育管理體系,立足“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則,構建靈活、聯動的部門協同機制,廣泛挖掘優質后備企業,形成多層次、全方位、聯動協同的后備企業培育管理體系。二要完善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服務機制,針對企業上市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應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和上市所處的階段,實行分類指導,同時由相關政府部門牽頭,整合證券交易所、證券監管單位及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專家資源,為擬上市企業提供專業、精準的咨詢服務。三要構建重大事項報備機制,企業應及時將可能影響上市的重要事項向所在地金融監管部門備案、報備,以便政府掌握企業上市進展,便于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服務。
加強對企業融資支持服務。伴隨著安徽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革,企業融資需求日益多樣化,急需體系完整、層次清晰、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其提供金融支持。一要推動優質企業加快上市掛牌,強化與滬深北交易所及全國股轉系統之間的長期、深度合作,協商共建滬深北交易所安徽資本市場服務平臺,創建企業、平臺、交易所三方聯動的“上市掛牌服務直通車”,促使更多企業上市掛牌。二要提高掛牌企業融資覆蓋率,全面整合證券、基金、銀行等金融資本機構,加快推進省域股權市場建設進程,提升資本對接服務企業上市掛牌的能力,優化路演對接服務機制,簡化掛牌企業股權交易、控制權整合、并購重組等業務的審批流程,暢通“融資—投資—退出”的資金鏈循環,提高掛牌企業的融資覆蓋率。三要搭建資本市場服務平臺,堅持服務安徽、面向全國,以產業金融發展為突破口,重點圍繞上市培育、投融資對接服務、宣傳培訓、人才培養等四大功能板塊,搭建安徽省資本市場服務平臺,有力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程。
引育發展第三方金融機構。優質的第三方金融服務能夠提高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的對接效率,豐富金融機構的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為企業上市掛牌增添動能。一要引育第三方金融機構,采取引進和培育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批專業水平高、服務質量優的第三方金融機構,充分發揮本地證券期貨機構的主力軍作用,引進優質的證券、期貨或公募基金公司在安徽開設分支機構,并給予相應的財政獎勵。二要提高第三方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市場聲譽、較強影響力、合規經營的基金和基金管理人才,發揮私募基金在優化資源配置、抵御市場風險、引導價值發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三要構建優質第三方金融機構評選機制,圍繞資本實力、風險管理能力、增值能力、合規狀況、社會責任等維度,每年定期對安徽省內的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綜合考評,評選出專業強、服務優、素質高的優質第三方金融機構,激發更多第三方金融機構提高服務水平。
強化資本市場監管和反腐。有序的資本市場有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動蕩的資本市場則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因此,要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監管和反腐敗,充分發揮資本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一要強化資本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監管制度,明確金融部門、屬地和行業的監管權力和責任,力求從事前、事中、事后等三個階段對企業上市掛牌進行無縫監管,依法引導企業規范上市,提高資本治理效能。二要加強資本市場反腐敗力度,完善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設立“紅綠燈”,嚴厲查處資本無序擴張、不當競爭、脫實向虛等背后的腐敗行為,為不同層次資本的發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引導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三要引入社會監督機制,立足“一致性、針對性、可讀性”的要求,企業應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進行信息披露,便于投資者解讀資本市場信息,同時豐富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渠道、降低信息獲取成本,實現社會對資本市場的全面監督。
周澤將 王浩然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商學院。本文系省社科創新發展項目[2021WT028]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