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安徽理論界

深刻領會淮河文化的創新性

來源:安徽日報2024-04-30作者:

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淮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0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創造出獨特的區域文化,顯露出多彩的文明曙光。淮河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和傳承過程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創新性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特點。

淮河文化的創新性與淮河流域所處的地理環境有直接關聯。淮河流域位于我國東中部,承東啟西,連接南北,不僅通過淮河干流連接東西,更為重要的是,淮河流域介于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之間,是我國南北交流的通道和過渡地帶。淮河流域水系發達,支流眾多,交通便利。淮河流域地貌主體是平原,平原區約占流域面積2/3,分布廣泛,層次明顯。歷史上,曾經修建鴻溝、邗溝、汴渠、京杭大運河,聯通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地理條件的優越不僅使淮河流域成為人口遷徙的必經地,而且成為人口的聚集地。人口的流動與會聚,促進了多元文化在淮河流域的接觸、交流和融合,形成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渦淮道家、汝潁奇士、譙沛俊彥、鄒魯儒士、臨渙文章各展所長,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共生共存,西北部的中原文化、東北部的齊魯文化、東南部的吳越文化、西南部的荊楚文化交融互動。淮河流域是溝通南北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北方的黃河文化由此傳播到江南,南方的長江文化借此傳播到中原。淮河文化一方面不斷地吸引、同化和融合外來文化的優秀元素,同時,又將自身的優秀文化元素向四方流布和輻射,擴大了影響,從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

淮河文化的創新性表現為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地。文明是人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嶄新階段,是在國家管理下創造出的物質的、精神的和制度的發明創造的總和。“五千年文明看良渚,八千年起源看賈湖。”根據考古發掘,賈湖遺址有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有世界上最早的龜甲刻劃符號,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馴養地之一和釀酒起源地之一等。這些物質和精神文化的成就證明,早在8000年前原始人類就開始從狩獵采集向穩定的農業生產過渡。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城市的出現、文字的萌芽,這些都表明淮河流域已具備邁入文明社會的要素和特征。從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看,淮河流域原始農業出現很早,其栽培作物以水稻、粟為主,至龍山時期小麥也開始出現。南方稻作農業和北方粟作農業在此交匯;根據鄭州牛砦村遺址、淮陽平糧臺遺址、臨汝煤山遺址等發掘,說明當時已掌握鑄造青銅器的方法。從城市的出現看,隨著淮河流域人口的增加,并日趨集中,出現大型的聚落——最早的城市。蒙城尉遲寺遺址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遺存,被史學界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從文字的萌芽來看,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淮河流域就發現了早期文字和刻劃符號。舞陽賈湖遺址發現在龜甲上的契刻符號,為探索中國文字的起源提供了實物資料。雙墩遺址發現的刻劃符號,是研究中國文字起源的重要源頭之一。淮河流域在農業、手工業、城市建筑、文字等方面的創新創造,使之成為最早邁入文明社會的代表性區域之一。

淮河文化的創新性體現為政治制度上的變革,以及科學技術上的發明與創造,體現在政治、天文歷法、醫學、建筑等領域。在政治制度上,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他輔佐齊桓公,實施一系列改革,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實力大幅提升,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其改革措施包括:政治方面,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官制改革;經濟方面,發展農業和手工業,實行均田制,改革土地征收和分配制度;外交方面,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管仲實施的一系列創新性制度變革,使齊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在科學技術上,如天文歷法方面,《淮南子》第一次系統地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節氣,它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對于指導農業生產與生活起到了重大作用。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我國的獨創,也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被世界氣象界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醫學方面,華佗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比西方早1600多年。華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在中國醫學史上,甚至在世界醫學史上是一個創舉。建筑方面,魯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發明家,憑借著自己的創造力,發明許多先進的工具和建筑技術,被譽為“百工圣祖”,對建筑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淮河文化的創新性體現在經濟領域,尤其是在農村改革方面。在當代,淮河流域是我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于1978年實行的“大包干”,揭開了中國農村經濟改革的序幕。從此,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多種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廣開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賦予廣大農民對土地的經營自主權,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淮河流域是全國率先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的試點地。以渦陽縣新興鎮于1993年試點的稅費改革為開端,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開。農村稅費改革是我國農村繼土地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村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總之,淮河文化自史前以來保持著持續的、強勁的發展,推進早期中華文明的最終形成。自先秦至北宋時期,淮河流域歷經多個朝代經濟不斷發展,并走向繁榮。經濟的發展為淮河文化的繁榮提供支撐和條件。今天,作為代表性的區域文化,淮河文化在傳承發展中歷久彌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其影響力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可以說,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受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影響而形成的創新精神,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特色。

朱正業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歷史學院。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8ZDA196]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ⅴ人片|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97人人超人超人国产第一页|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粉色视频成年免费人15次| 国产**a大片毛片|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好吊妞788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一道本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阅读|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国产福利片在线| 五月开心激情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波多野结衣xfplay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欧美激情成人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67194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 麻豆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