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年要抓的重點任務部分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央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是因為“內卷式”競爭日益增多,小到電商平臺的網店經營,大到新能源車廠之間的殘酷價格大戰,“內卷”隨處可見。長此以往,“內卷式”競爭必將嚴重降低企業利潤水平,削弱產業發展質量,影響高質量發展大局。
在市場經濟中,一向是鼓勵競爭的,它可以實現分配效率的最大化,促進技術進步,提高消費者福利。而“內卷式”競爭,屬于“不正當競爭”,具有明顯的破壞性,其后果將損害市場秩序和公平性,導致資源浪費或市場失靈。“內卷”就像一個無形的漩渦,讓企業在過度競爭中消耗大量資源,卻難以實現真正的價值創造和創新突破。若任其擴散蔓延,就會貽誤新一輪技術革命和技術范式轉換帶來的重大窗口機遇。因此,必須加以治理,化解弊端。
整治“內卷式”竟爭,關鍵是因地制宜謀發展。要想走出“內卷”困境,就不能忽視產業發展規律和自身條件,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同地區、不同技術路線、不同產業類型都要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采取不同發展路徑,避免一哄而上,導致泡沫化。產業布局切忌同質化,應本著求異而為,避免零和競爭,善用自身比較優勢,進行差異化產業布局和招商引資,才有利于構建良性競爭生態。對于很多地區來說,立足傳統產業,加快數智轉型,推進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
整治“內卷式”竟爭,核心要領是把握供需平衡。聚焦供需平衡,在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兩個維度發力,實現結構調整優化,才能解決好“內卷式”競爭難題。比如,對于產能絕對過剩,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走出去”實現產業轉移,才能實現無傷害化解;對于產能相對過剩,應查找消費動力不足的原因,有針對性完善現有政策框架與工具,進行稅收、福利等事關收入方面的調節,并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戰略布局,方能奏效。
整治“內卷式”竟爭,必須守住市場游戲規則。整治“內卷式”惡性競爭,重在理順良性競爭。市場經濟需要競爭,但不能只有價格競爭這個低級手段,質量、服務、創新才是企業高級的制勝之道。企業選擇競爭賽道,既要看清發展大勢,抓機遇、搶風口,更要立足客觀條件找準定位,打造別人拿不走、附加值高的拳頭產品和消費者青睞的優質服務,避免陷入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就行業來講,可以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和規則,規范市場行為,形成廣泛共識,并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達到創新共贏。
責任編輯:王振華 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