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授予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時代楷?!狈Q號。徐淙祥長期扎根黃淮農村,堅持科技興農,培育優良品種,改良栽培方法,善于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激勵引導年輕一代積極投身“三農”,為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動力。徐淙祥的奮斗歷程,不僅展現了一位新時代農民的責任與擔當,更彰顯了“老把式”“土專家”等鄉村人才對鄉村振興的強勁推動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無數個像徐淙祥這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者為之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匯聚起強大持久的人才動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才能得到堅實保障。
當前,人才短缺是一些地方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中青年農民大量流向城鎮,愿意種地的農民漸漸年老體弱,農村“空心化”和老齡化問題逐步顯現。這些鄉村,人才活力動力不足,持續發展面臨不小困難,必須下更大力氣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調動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積極性,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培育人才,激發內生動力。鄉村振興是為農民而興,農民是鄉村振興的真正主角。大力開發當地人才資源是加強農村人才建設、解決農村人才短缺的根本途徑。當地人才對當地熟悉、有感情、帶動力強,是破解鄉村“空心化”、激活內生動力的重要力量。要深入挖掘本土人才,通過定向培養“土專家”、項目孵化“田秀才”、師徒結對“傳幫帶”,讓更多“老把式”煥發新活力,讓“新農人”成長為“興農人”。
引進人才,增強外部助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投入大、周期長,對于急需緊缺人才必須積極主動引進來。要持續完善“人才新政”增強吸引力,打造“事業平臺”提升粘合力,讓城市人才“下得去”、農村人才“回得來”。
留住人才,積蓄發展潛力。留住人才,必須留住人才的心。要用心用情用力關愛人才,打造"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鄉村文化氛圍,讓人才被鄉村溫情和煙火氣打動,愛上農村、農業和鄉親。要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壯大富民產業,讓人才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到農村生活的便利與美好。要完善職級職稱上升機制,拓展人才成長空間,讓人才既能腳踏實地,也能仰望星空。
用好人才,釋放振興動力。用好人才,才能充分釋放人才的能量。要量才適用,把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用在鄉村振興緊要工作的刀刃上。要大膽使用,讓人才放開手腳,不能躡手躡腳,更不能捆住手腳。要獎罰分明,建立科學考核評價機制,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隨著鄉村人才隊伍茁壯成長,人才推動力逐漸增強,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必將徐徐展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必將如期實現。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