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龍灣長江隧道開通后,一條條公交線路正改寫市民出行版圖。記者從蕪湖公交集團了解到,目前江北新區公交線路已達22條。其中,8條跨江線路每天運送乘客上萬人次往返長江兩岸。上半年,江北公交客流逆勢增長,一幅以交通為脈絡的跨江融合新圖景躍然眼前。
公交提速擴容:跨江出行更便捷
“過江只要5分鐘,比繞長江大橋省一半時間?!?月10日,首班65路公交從奧體中心發車時已座無虛席。這條貫穿龍灣長江隧道的新線路,將江南奧體中心與江北產業園35公里路程壓縮至30分鐘。乘客楊師傅實測:“8點7分進隧道,8點12分就到江北了。”
公交集團數據顯示,現有的8條跨江線路各有特點,服務不同需求。比如:54路串起蕪湖北站、軌道交通鳩茲廣場樞紐站與步行街商圈,方便學生逛街和旅客換乘;61路無縫銜接蕪湖北站與蕪湖站高鐵樞紐;66路創新單循環??磕J?,讓皖醫弋磯山醫院本部與江北院區“一線牽”……
“客流增長有據可循。”公交集團營運部負責人楊斌指著報表介紹,上半年江北線路總客流為33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07%。其中,公交39A路客流量32.3萬人次,增長4.15%;公交54路客流量62.1萬,大幅增長31.66%;公交61路客流量27.5萬人次,增長8.78%;公交63路客流量13.07萬人次,增長9.66%。這背后,一方面是江北企業入駐帶來的通勤需求,另一方面是蕪湖學院定制公交和延時服務,方便了學生出行和消費。
基建提速支撐:融合發展有底氣
江北新區的快速發展,為公交網絡的延伸提供了堅實基礎。今年上半年,作為跨江新通道的龍灣路(楚江大道—隧道口)已通車,與長江隧道配合,有效分擔了過江交通壓力,成為連接江南、江北及合肥都市圈的重要通道;二壩支線工程已完成75%,年底將打通長江三橋連接線;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萃文中學江北分校(前灣中學)、蕪湖市育紅小學江北校區(前灣小學)9月即將開學;三橋南側片區公園及水系治理也已完工。
“公交線網是跟著產業布局和人才流動走的。”前灣集團項目負責人說,智算經濟產業園已聚集立訊精密等70多家企業,瑞幸咖啡、和府餐飲等商業配套陸續入駐,安徽省唯一的“東數西算”標桿項目長江之芯也已運營。同時,人才公寓已有800多名重點企業人才入住,青年創業產業園計劃8月投入使用,洲際假日酒店預計明年開業。
為更好服務區域發展,位于江北新區的上海路、蕪湖北站、西灣園區等公交樞紐正在加快建設。未來,這些樞紐將實現高鐵、軌道交通、公交“零換乘”,真正做到“項目建到哪,公交服務就跟到哪”。
市民共享便利:江南江北都是家
交通的改善,讓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發展的紅利。江北居民陳琳說:“以前去皖醫弋磯山醫院要轉兩次車,現在坐66路直達,帶老人看病復查方便多了。”
“從‘隔江相望’到‘兩岸往來’?!睏畋笸嘎?,將結合江北整體規劃、公交場站建設、道路通行安全和實際客流情況,逐步優化江北公交線網布局和運營方案,并積極推進江北新區公交候車亭的規劃和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公交車輪駛過長江兩岸,丈量著城市發展的腳步。蕪湖跨江發展的新變化,正融入市民日?!罢f走就走”的便利之中。(記者 王世寧 馮光宇)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