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
4月29日,總書記赴上海考察,重點聚焦這一重要戰略抓手。這也是幾天前中央政治局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集體學習之后,總書記圍繞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展開的一次實地調研。
△視頻 習近平在上海考察
01
人工智能:為高質量發展添薪續力
1956年, “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首次提出,核心目標是模擬人類思維,賦予機器學習、推理乃至創造的能力。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他強調,“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扎實推進。”
△上海市國家人工智能新興戰略產業集聚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陸續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10月,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聚焦“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他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在總書記的指引下,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頂層設計呈現一條清晰的時間線:2016年,“人工智能”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17年,人工智能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我國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2021年,人工智能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優先級進一步提升。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人工智能列入戰略性產業。
△2025年4月19日,2025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舉行。(視覺中國)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從DeepSeek的橫空出世,到機器人齊聚跑半馬刷新認知,在人工智能的新科技浪潮中,中國跑出了加速度。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芯片接連取得突破,大模型產品快速普及,各種人工智能應用正向縱深演進,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系能力和發展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再次聚焦人工智能。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模速空間”孵化企業研發設計的芯片。(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02
這個“孵化器”,總書記為何關注?
4月29日,就在中央政治局這次集體學習之后的第四天,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這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平臺,已入駐企業100余家。
△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外景。(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模速空間”的運作機制,值得關注。
大模型的核心在于算法、算力和數據,但這些不同的優勢資源往往集中在不同的企業手中。打通壁壘,正是“模速空間”的鮮明特點。它接入國內大模型領域最前沿企業和機構,構建多層次的算力支撐體系,發掘自主可控的算力芯片項目,構建高質量垂直語料庫,打通全鏈路,訓練先進大模型。
△“模速空間”人工智能垂直應用展示。(總臺央視記者朱超拍攝)
“模速空間”的應用轉化,令人矚目。
在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突出應用導向”,“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是總書記強調的重點之一。
在“模速空間”一樓展廳,總書記察看重點孵化企業的大模型產品展示,聽取相關技術研發和企業生產經營介紹。
在調研中,總書記還走進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詳細了解產品功能和市場行情。他說,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巨大,發展人工智能前景廣闊,要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努力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
△“模速空間”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模速空間”的創新生態,可圈可點。
這里搭建了一個充滿人際互動與智慧碰撞的交流平臺,聚集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激活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社群。這次調研期間,總書記就參與了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同現場青年創新人才親切交流。
青年科技人才,正是推動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的“有生力量”。在這里,總書記對大家說,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我們正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正是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寄希望于年輕人。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 也是年輕人的事業
03
再赴上海,總書記勉勵加快建成這個高地
這次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一年多前赴上海考察時,總書記要求上海聚焦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在“五個中心”建設中,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至關重要。
△上海外灘。(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赴上海考察,每次都關心上海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時,總書記指出,“上海要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今天,人工智能熱潮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科技愈發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和經濟發展的引擎,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對經濟社會發展、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年的提前布局,正在發揮關鍵作用。今年第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產值同比增速達13.2%,成為拉動全市GDP增長的重要引擎,貢獻率在三大先導產業中位列第一。
△上海人工智能發展成果展示。(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上海的發展,要置于全國發展大格局之中,也要置于全球發展大趨勢之中。
這次上海考察,總書記指出,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04
上海之行,訪問這家銀行
4月29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并會見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芙。
新開發銀行是首個由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創立并主導的多邊開發機構。2014年7月,在巴西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時,習主席與時任巴西總統羅塞芙等五國領導人決定,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中國上海。
2023年,羅塞芙當選新開發銀行行長。今年3月,新開發銀行理事會一致選舉羅塞芙連任該行行長。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總臺央視記者蔣碩拍攝)
2023年10月,習主席在會見羅塞芙時說,“這些年,我一直關注新開發銀行,很高興看到它不斷發展壯大。”
習主席這次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他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是“高質量”。“大金磚合作”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開發銀行也要開啟高質量發展的第二個“金色十年”。習主席就此提出踐行初心、練好內功、開拓進取等3點主張。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會見新開發銀行行長: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新開發銀行運營發展
在這次訪問中,習主席說,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中國發展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習主席這一番話擲地有聲。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有前瞻的布局,有超然的定力,有挺直腰桿的自信。中國的發展始終有著開放的氣度,有著寬廣的胸襟,以開放發展自己,造福世界。“小院高墻”只會激發我們“自強雄心”,這是中國人民根植于歷史深處的志氣、骨氣、底氣。
△視頻 習近平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