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悠長的青磚小巷里,高聳的禮讓牌坊下,黃梅戲演員唱起輕快悅耳的歌曲《六尺巷》,娓娓講述流傳300多年的經典佳話,將中外觀眾吸引到盛裝亮相的安徽文化產業綜合館。
深圳文博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本屆深圳文博會上,我省以“徽風煥彩 皖韻流長”為主題,組織79家企業參展,集結行業“頂流”、匯聚明星產品,全面展示推陳出新、向新而行的豐碩成果。
徽風皖韻,展時代魅力;“文化皖軍”,向世界揚帆!
科技內核,撐起“硬朗風”
“請問安徽有哪些著名特產?”“我們的祁門紅茶世界聞名。”
印度客商辛格與科大訊飛項目經理余淦成,一個用英語、一個用漢語,竟然隔著透明屏幕對話,面對面無障礙地交流起來。
這款由科大訊飛最新推出的多語種AI透明屏,能夠實現用戶側外語和客服側中文的即時互譯,將對話內容雙向顯示在屏幕上,從而解決了跨語言交流問題。余淦成介紹,多語種AI透明屏支持中、英、法、德、俄、日、韓等多國語言,自去年10月以來,已應用于銀行、機場、政務、文旅、商城等國內外50多個場所,累計服務85萬人次。
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作為天然的新質生產力、必然的高質量發展支柱產業、公認的民生產業和幸福產業,其跨界聯合、協同耦合、交叉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從淮北到江南,數字創意、數字藝術、媒體技術、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化業態星光璀璨。
安徽出版集團展示時代出版數字精品數據庫,安徽新媒體集團推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服務矩陣,合翼航空攜全國首個獲得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低空觀光航空器模型亮相,合肥磐石科技研制的機器人為觀眾嫻熟地演奏中外名曲……“文化+科技”,碰撞出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耀眼的“科技藍”撐起安徽館的硬朗風。
目前,我省共有合肥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包河區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蚌埠高新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國字號”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基地數量在全國排名第7位。科技創新,為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文化IP,擦亮“金名片”
金黃豆干精心雕刻,顯現壽州古城墻、楚大鼎的輪廓;雪白豆腐點綴青葉,表現“時苗留犢”的成語典故……徽菜名廚張士宏揮動菜刀,柔嫩的豆腐變成多種造型,栩栩如生、妙趣無窮,令人口味大開。
“豆腐制作技藝與地方歷史文化融合,小小豆腐也能‘開口說話’,講述厚重的歷史、代言燦爛的文化。”張士宏說,多年來,他致力于壽州美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創作出“劉安點丹”“楚鼎生香”“楚風漢韻”“淝水之戰”等廣受好評的豆腐菜品。
徽風皖韻——星芒閃耀的文化IP,擁有黃梅戲、“文房四寶”等聞名四海的代表符號。近年來,“文旅+百業”碰撞新玩法、帶來新體驗、激活新消費,不斷滿足游客個性化、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要。我省加快宣傳文化藝術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徽風皖韻在新時代擦亮名片、揚帆出海。
凌家灘遺址博物館結合玉人、玉鷹等出土文物,打造生動可愛的特色文創;安慶文旅采擷黃梅戲、倒扒獅、迎江寺等地方元素,推出賞心悅目的創意雪糕;亳州市萬花田挖掘中醫藥文化精髓,研發健康美味的養生茶飲……漫步安徽館,既能觸摸傳統文化的脈搏,又能感受現代創意的巧思,一大批具有徽風皖韻、富有時尚氣息的人氣產品吸引觀眾排隊體驗、爭相選購。
一部《西游記》,充滿無數神奇瑰麗的想象,古今中外的“西游迷”不可勝計。樅陽縣推出動漫《新西游歷險記》,融入地方歷史人文、風景名勝,在電視、網絡上收獲粉絲無數。功夫動漫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阮世陶說:“隨著動漫播出,觀眾在重溫《西游記》經典的同時,還能深入了解樅陽縣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頂流”集結,彰顯“實力派”
深圳文博會期間,集合文化藝術、兒童樂園、特色商業、活力居住、綠氧休閑等板塊于一體,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推介的“北幻城”文化科技旅游項目受到廣泛關注。在光明日報社和經濟日報社聯合發布的“2025·全國文化企業30強”名單上,安徽新華發行集團、科大訊飛榜上有名,彰顯“文化皖軍”的強勁實力。
文化產業具有集聚集群發展的趨勢。巢湖之濱,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錨定全國一流目標、進軍千億產業藍海,鋪展開一張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的“施工圖”。在深圳文博會上,紫云山文創園迎來“首秀”,園區安徽李未可科技、華光影像等一批“頂流”企業亮相,具有實時翻譯功能的智能眼鏡、8K超高清廣播級攝像機等重磅產品展示風采。
據悉,紫云山文創園1月至4月完成簽約項目40個,一季度實現營收153億元、同比增長22.4%。以紫云山文創園為引領,目前蕪湖神山(鏡湖)文化科技產業園、宿州直播產業園、黃山微短劇產業園等相繼開展建設謀劃,更多豎起來的開發區、半空中的產業園、寫字樓里的大項目將在江淮大地落地扎根。
“深圳文博會上,安徽館為中外觀眾帶來‘可觸摸的前沿科技、可體驗的徽風皖韻、可帶走的安徽記憶’,進一步提升我省優秀文化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規劃發展處三級調研員譚薇介紹,以紫云山文創園為代表的園區基地積極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大力宣傳我省最新的產業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皖投資興業。
(記者 張理想)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