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起草了《安徽省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針對提升城鎮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推進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升級、推動建筑用能低碳轉型、推進綠色低碳建造等12項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實施舉措及分工。
建筑領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我省新建建筑增速加快,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建筑領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持續增加。通過《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提高建筑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提升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城鎮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2024年起,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等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執行75%節能標準,其他市2025年起執行。到2025年,全省新建民用建筑能效較2020年提升30%。支持滁州、蕪湖、蚌埠等市開展省級超低能耗建筑試點城市建設,開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試點建設,建成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項目。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到2025年,全省星級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
在推進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升級方面,結合城市體檢,對既有建筑節能基礎數據開展定期評估。分年度制定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開展節能改造。針對學校、醫院和機關辦公建筑等改造需求,結合圍護結構裝修、用能系統更新,開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
在推動建筑用能低碳轉型方面,對新建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及符合條件的居住建筑全部按照光伏建筑一體化要求應建盡建。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到2025年底,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應用面積累計達到6億平方米。并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推動新建公共建筑全電氣化。到2030年底,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65%,公共建筑全電氣化比例達到20%。
在推進綠色低碳建造方面,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強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園區建設,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企業和項目。到2030年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推進建筑廢物集中處理、分級利用。到2030年底,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支持商品混凝土、墻體材料、門窗制作、鋼材生產加工等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向裝配式建筑構配件生產企業轉型。(記者 檀美玲)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