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今年入汛以來,安徽先后經歷了皖北地區階段性旱情和新安江、長江、淮河干支流洪水,在前期干旱和洪水災害防御過程中水利工程發揮了哪些作用?8月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水利廳副廳長徐維國對此進行了解答。
據徐維國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安徽加強旱情、汛情監測預報和分析研判,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有效應對了皖北地區旱情和干支流洪水,發揮了水利工程防災減災關鍵性作用。
省水利廳副廳長徐維國
及時調度引江濟淮工程向淮河補水2.2億立方米
安徽科學調度骨干水資源配置工程,有效應對皖北地區旱情。針對入汛后沿淮淮北地區降雨嚴重偏少的局面,省水利廳加密墑情監測,分析研判旱情發展趨勢,提前調度淮河干支流控制閘蓄水保水,6月1日皖北夏種開始時,淮河流域主要河湖庫蓄水51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多2成,為后期抗旱預留了相對較足的水源。
此外,及時調度引江濟淮工程向淮河補水2.2億立方米,再通過引江濟淮西淝河線、茨淮新河、懷洪新河、淮水北調等骨干調水工程向皖北輸水超6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夏種夏灌用水需求。“當前,全省持續晴熱高溫,且正值農作物夏灌用水高峰期,全省水利工程蓄水較常年同期多2成,可有效保障未來一個階段城鄉生活和夏灌用水需求。”徐維國說。
長江干支流直接減災經濟效益近2億元
安徽精準調度重點流域防洪工程,有效應對干支流洪水。針對新安江干支流洪水,水利部門調度月潭、豐樂水庫攔洪錯峰,分別降低新安江、練江洪峰水位1米,減輕對黃山市區、歙縣縣城影響。
針對長江干支流洪水,汛前調度巢湖預排底水(較2020年同期騰出庫容3億立方米),調度西河鳳凰頸新站、神塘河站提前預排,調度兆河閘、黃雒閘適時搶排,最大限度控制水位快速上漲,將西河缺口水位控制在12米左右,低于東大圩蓄洪區近年運用水位0.5米,避免運用東大圩蓄洪區,減淹耕地6萬多畝,直接減災經濟效益近2億元。調度滁河沿線控制閘提前預泄,協調江蘇省開啟三汊灣閘泄洪,避免運用荒草二、三圩蓄洪區。調度沿江泵站應開盡開、能開全開,累計排水超32億立方米,最大限度減輕洪澇損失。
針對淮河干支流洪水,滾動開展洪水演進分析,及時調度茨淮新河2010年以來首次分洪和大別山區水庫群“零”流量下泄,降低淮河淮南河段洪峰水位0.6米,避免漫堤運用上、下六坊堤行洪區,減淹耕地3.6萬畝。
7月10日至13日,響洪甸、梅山水庫上游3天最大面雨量均超過300毫米,最大入庫流量分別為4800、5370立方米每秒,分別控制下泄流量1120、52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分別達77%、90%,確保了下游六安市區和金寨老縣城防洪安全。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