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以來,我省降雨異常偏少、平均氣溫創新高,各地出現程度不等氣象干旱。
7月28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7月上旬沿淮淮北氣象干旱露頭并發展,截至7月28日,沿淮淮北、江淮之間東部和沿江西部42個縣(市)中旱及以上,其中14個重旱,亳州、濉溪、宿州、靈璧為特旱。
為何會出現多地“喊渴”的情況?
一方面降水偏少。據悉,入汛以來(5月1日至7月27日),全省降水量474.4毫米,較常年偏少10%,其中沿淮淮北296.3毫米,偏少28%,為2020年以來最少。出梅以來(7月1日至27日),全省降水量35.4毫米,偏少82%,為歷史最少,其中沿淮淮北不足10毫米,偏少95%。另一方面,氣溫偏高。出梅以來,全省平均氣溫30.8℃,偏高2.9℃,為歷史最高。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5.8天,偏多8.5天,為歷史第四多,其中沿淮淮北17.6天,偏多11.9天,為歷史最多。
氣象專家介紹,7月1日至28日,我省沿淮淮北干旱日數12天,重旱以上日數2.8天。與典型夏秋連旱年份(1966、1978、2019、1994、2022和2001年)同期相比,目前沿淮淮北干旱日數和重旱以上日數均比2022年多,比其他典型年份少。
高溫少雨對農業生產有何影響?記者從省農業氣象中心獲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土壤表層持續缺墑,沿淮淮北20厘米土層出現輕到中度旱情,高溫干旱天氣疊加不利于玉米、大豆等旱作物生長發育,可能導致生殖發育受阻。
眼下,正是臺風活躍期。臺風能否緩解我省干旱情況呢?
今年第8號臺風“竹節草”減弱后的低壓環流27日晚上在琉球群島以東洋面再度發展為臺風(續編臺風維持編號2508,熱帶風暴級),28日14時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東偏南方向約700公里的琉球群島以東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預計,“竹節草”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增強,即將進入東海東部海面,并向浙江北部到江蘇南部一帶沿??拷?。
臺風“竹節草”對我省或有較明顯風雨影響。省氣象臺預計,7月28日至8月3日受臺風影響,我省多降水過程,其中30日沿江江南東部大雨,部分地區暴雨,局部大暴雨;31日至8月1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大雨到暴雨;2日后我省南部仍多陣雨或雷雨天氣,北部晴雨相間。此外,28日至31日我省平均風力將加大到3~4級,陣風7級左右。
最近,高溫天氣也將有所緩解。省氣象臺預計,7月28日至8月4日全省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緩和,僅淮河以北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35℃。但8月5日至6日全省高溫天氣再次發展,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5℃~38℃。
氣象專家提醒,本輪降水對沿淮淮河以北旱情緩解有限,淮河以南東部的旱情有所緩和。目前臺風路徑及風雨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要及時關注其路徑和強度變化。同時,也要關注淮北部分地區的高溫天氣及旱情發展,搶抓有利天氣條件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農業生產該如何應對當前旱情?省農業氣象中心提醒,密切關注淮北旱情發展,做好缺墑地區水分管理,及時灌溉補墑,進行一噴多促,提高植株抗逆境能力,防范高溫、干旱疊加發生造成的不利影響。
(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