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是柏楊先生百年誕辰。為紀念柏楊先生,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一套36卷本的白話版《柏楊版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與《史記》并稱“史學雙璧”,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記錄了春秋戰(zhàn)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fā)展的軌跡。由于《資治通鑒》為文言文,現(xiàn)代人閱讀有諸多不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柏楊用獨特的語言,將全書翻譯為白話文,將舊時帝王之“借鑒”,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百姓的“明鏡”。在出版時,人民文學出版社按著國家地圖出版標準,在原有歷史地圖基礎上,重新補繪了今天的中國疆域邊界,這使《柏楊版資治通鑒》歷史地圖表達更規(guī)范、更準確。
從20世紀50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楊筆耕半個世紀,為讀者留下作品百余部,《柏楊版資治通鑒》是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丑陋的中國人》則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從2005年開始,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柏楊先生合作,陸續(xù)出版了《丑陋的中國人》《柏楊全集》《中國人史綱》《中國人史綱青少年版》等一系列作品,是柏楊先生的原創(chuàng)性論著第一次完整地在中國內(nèi)地集中推出,深受讀者喜歡。
《柏楊版資治通鑒》隨書附送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精心梳理制作的時空地圖,使讀者可以觀其大略。同時,隨書還附送《柏楊版資治通鑒》書目版鼠標墊,展示了時間之輪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前進——歷史是如何因果相續(xù),是非成敗,一目了然。(記者 路艷霞)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