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幾十年來的變化太大了! ”中國攝協副主席、新華社領銜編輯陳小波曾十余次到訪安徽,從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到風景優美、人文厚重的西遞宏村,都曾留下攝影的足跡。今昔對比,她感慨道:“攝影家應該發揮紀實攝影的作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鏡頭真實捕捉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記錄安徽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5月14日至5月1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主辦的“聚焦新成就展現新安徽”——全國知名攝影家看安徽活動暨“大美六安茶谷行”采風活動,在六安市成功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湖北、江西等省市的十余位全國攝影名家,和省內優秀攝影家一起,走進安徽、感受安徽、認識安徽。
在六安茶谷,沿著“綠色線路”采風的攝影名家一路參觀茶園茶廠,詳細了解六安瓜片等名茶的加工過程,尋找一片茶葉背后的脫貧致富故事;在裕安區獨山鎮、金寨縣,沿著“紅色線路”采風的攝影名家一路參觀紅色遺跡,深情緬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國攝協副主席、上海市攝協副主席雍和認為:“六安是安徽的縮影,我們攝影人可以通過這個點,用自己的才智、經驗、技術,呈現安徽改革創新、脫貧攻堅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的成就。 ”
“來了金寨才知道,原來這里出的共和國將軍比我們興國還多! ”中國攝協理事、江西省攝協主席徐淵明先后走進金寨縣紅軍廣場、縣革命博物館、花石鄉、湯家匯鎮等地參觀采風,深深被這片紅色熱土所吸引。 “夜晚,我在紅軍廣場上,看到人們悠閑漫步、跳廣場舞的場景,真切地感受到老區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晚上,我抓拍了很多張照片,希望把老區人民建設偉大時代的嶄新面貌記錄下來,留給歷史、留給后人。 ”
“我已經四五年沒來過六安了,這次專程去了茶產業基地。從村里、鎮里到市里,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行的攝影家都在感慨:這里還是印象中的貧困老區嗎? ”中國攝協主席、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李舸認為,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在安徽,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又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在梳理改革開放40周年的過程中,攝影家應該用鮮活的事例和感人的故事,記錄安徽人民邁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作為我省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全國知名攝影家看安徽活動計劃用1個月至2個月時間,分批次邀請全國知名攝影家到安徽,聚焦安徽創新發展、改革先行、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赴全省各地開展采風創作和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省攝影家協會主席陳志勇說:“下一步,我們將系統梳理全國知名攝影家看安徽采風創作成果,并結合全省攝影家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攝影優秀作品,舉辦‘新時代·新安徽’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等活動,以影像方式展現我省改革開放40年來各項事業取得的豐碩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來的新成績新氣象新作為。 ”(記者 張理想)
【責任編輯:史洪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