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作家馬德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只是顛倒其中兩字,意境卻大不相同了,兩句之中,我更傾向于后者,如果說泰戈爾的話語中還存在對這個世界的無奈、憤懣,那么馬德的話語中則是多出了一份坦然,一份大度,一份對世界一切苦難的感恩之心。
印象中老師曾說:“人從一生下來就是要到世上接受苦難的。”的確,又有誰能讓幸福、快樂包圍著自己每時每刻每分每秒?苦難才是人生最主要的劇情,才是生活這杯茶的原味,但因此我們就要常懷恐懼、感懷敬畏了嗎?其實不然,若不是苦難,我們不會對自身有更深刻的認識,若不是苦難,我們不會蛻去稚嫩的外衣獲得成長,若不是苦難我們不會感悟平淡而真摯的感情來之不易。倒不如對苦難對世界常懷一顆感恩之心,這樣我們可以活得更坦蕩,更無所畏懼。
其實在爸爸生病的這五年時間里,我對生活的感知也在不斷的深化著,從一開始的恐懼、彷徨,到后來的無奈、怨天尤人,再到坦然接受,將生與死看得稀疏平常,這樣的改變要歷經漫長痛苦的過程,但我認為一切都值得,至少我在成長。
還記得與爸爸坐在醫院的走廊上,我塞給他一只耳機和他一起聽一首安靜的歌,然后我們一起注視著夕陽,看夕陽將云彩灌醉,看夕陽后來又悄悄把頭埋進云層里,只留下余暉……正如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落幕,苦難也會隨光陰幻化成風,但只要經歷過,那些人,那些事就會脫去丑陋的外衣,只留下真實的內核,存留在腦海中,于是心中也就多了一份超然,多了一份對生活的領悟。
還記得一次爸爸在護工阿姨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走到走廊上,向正要離去的我道別,他臉上掛著和藹的微笑,無法說話和抬手的他只能用目光凝望,我和媽媽越走越遠,回首,他仍顫顫巍巍站在那里。我想他一定在心中默念:“走吧,孩子,爸爸不能陪你走下去了,人生的路還很長,有些痛苦你要學著自己面對。”
在一生病就知道是絕癥時,爸爸選擇堅強的面對,沒有什么比看著自己一天天走向死亡更讓人恐懼了,他卻把信心和笑臉帶給每一個身邊的人,他將所有給他發短信和去看過他的人都用短信息告訴我和媽媽,為的只是讓我們牢牢記住,那些在他生命旅程中給他最后溫暖和關愛的那些人。
我知道他最不舍的就是他的女兒,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等到我上大學,我也知道他對自己生病感到特愧疚,但我真的從沒埋怨過,因為是爸爸讓我性格變得更堅毅,是爸爸讓我一夜長大,是啊,苦難能讓人成長。
同學常問我你那么愛笑,一定是個無憂無慮的女孩,我笑而不語,或許從前真是這樣,可人總是要遇到一些磨難,從前的我因為生活沒有憂慮而天真無邪的笑著,現在的我,即使歷經了磨難,也會因為我戰勝了它們重獲新生而從容、坦蕩地笑著。
高考前6天,爸爸永遠的離我而去,陪在他身邊的是媽媽和她的幾個朋友,自以為演技高超的媽媽小心翼翼的保守著秘密,她每天照常上班,其實當晚我就從媽媽紅腫的眼睛里感知到一切,只是我不想問她,怕她更加擔心我的考試。那些日子,一些熟悉的叔叔阿姨還有從爸爸媽媽原來工作單位湖北家鄉專程趕過來的同事們,悄悄的幫著媽媽準備爸爸的后事,感動得媽媽一次次淚流滿面。
盡管那些天我的頭發一把把的掉下來,我的心很痛很痛,但痛又如何?它給生活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讓我比同齡人理解更多,感受到了更多的愛,我應擁抱那些苦難,讓它們融進我的身體,浸潤我的靈魂,讓我綻放夜鶯般動人的歌聲!苦難又如何,愛讓我們更堅強!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