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市和縣堅持一體推進發展黨員精準化、黨員教育系統化、黨員管理精細化、作用發揮常態化、黨務工作規范化,著力建設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新時代黨員隊伍。
聚焦強基固本,建強紅色戰斗堡壘。嚴把黨員“入口”關。堅持“好中選優原則”,注重從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嚴把發展黨員政治標準,對入黨申請人進行全覆蓋“政治體檢”,從源頭上防止“帶病入黨”。實行發展黨員全程紀實管理,嚴格執行“集中會審+交叉互審”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發展黨員程序的問題。嚴格執行農村基層干部近親屬入黨備案審查制度,堅決防止“近親繁殖”等現象。強化隊伍“保障”關。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隊伍和社區工作者隊伍,嚴格落實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資格聯審和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機制,著力暢通進入渠道、打通成長空間、疏通退出渠道、改善隊伍結構、改進考核機制,在選育管用勵全方位發力,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水平。扎實推進村班子運行情況中期評估工作,對村“兩委”班子按“好、中、差”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堅持分類“培訓”關。對于常規群體,突出示范性,依托各領域先鋒陣地,擇優遴選各直屬黨(工)委主題黨日活動方案112個向全縣發布,推動黨支部敞開大門、互學互鑒。對于重點群體,突出針對性,采取“講、學、練”等多種形式加大基層干部隊伍培養力度。建立村干部初任培訓、專題培訓和集中輪訓制度,構建“1+X”分層培訓機制。舉辦村書記“擂臺比武”,持續選樹省級“皖美村支書”、市級“擔當作為好支書”等先進典型。對于難點群體,突出靈活性,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動員具備轉接條件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應轉盡轉。
聚焦制度建設,把牢黨員隊伍“風向標”。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將嚴肅規范組織生活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破解黨建難題的重要抓手,規范“三會一課”、民主集中制、談心談話等制度,推動組織生活規范化制度化。并采取定期調研、派員列席的方式,加強對組織生活的指導把關,推動組織生活真正嚴起來、實起來。從嚴抓好制度落實。充分發揮民主評議“指揮棒”作用,指導基層黨組織對于“基本合格”黨員指出差距,幫助改進提高,對于“不合格”的黨員,穩妥審慎作出組織處置。加強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督促指導,制發工作手冊,派出督導組全過程聯系指導,要求黨員干部深刻自我檢視、嚴肅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切實增強自我革命意識,加強黨性錘煉。壓實黨員干部責任。督促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積極作為。嚴格執行《和縣村“兩委”干部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建立村級集體經濟“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工作機制。用好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抓手,強化考核、評議結果運用。健全常態化典型選樹激勵機制,讓善抓黨建、抓出成效的受褒獎,讓不愿抓、不會抓、抓不好的受懲戒。
聚焦干事創業,增強為民服務實效。強化黨建引領。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深入推進“培強扶優”工程,實施“雙領共富”行動,推動村集體經濟和農民群眾“雙增收”。學習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左鄰右舍”“老徐工作室”“民生茶館”“鄉賢理事會”等基層治理品牌,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牢牢把握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不同領域的特點,分類別指導,分領域推進,全面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鼓勵擔當作為。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重要要求,激發黨員干部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增強創造活力。注重搭建平臺。健全完善黨員先鋒崗、責任區、志愿服務、承諾踐諾等機制,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特點,積極搭建日常發揮作用有效平臺,探索建立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豐富黨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內容和載體,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創一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聯系服務群眾中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以模范行為為黨旗添光彩。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