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裕安區堅持將紅色資源作為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持續在紅色資源挖掘、紅色故事傳播、紅色血脈賡續等方面精準發力,進一步擦亮黨員教育鮮明底色,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實效性、感染力。
深挖紅色資源,打造研學路線,構建黨員教育矩陣。依托大別山革命老區豐富的紅色遺址遺跡資源,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先后系統開發六霍起義紀念館、淠史杭工程展覽館、蘇家埠戰役陳列館,著力打造出一批集黨性教育、紅色研學為一體的教育基地,方便全區黨員就近就便接受思想洗禮。以鄉鎮(街道)黨校實體化建設為契機,高質量打造22處基層黨校現場教學點,在清明、“七一”“十一”期間組織黨員赴現場教學點開展“沉浸式”學習,讓“家門口”的紅色故事可觸可感。同時,積極整合獨山革命舊址群、許繼慎紀念館、許世友將軍樓等革命舊址,打造“裕安紅色研學一號線”,配合打造“研學大別山,行走的思政課”研學旅游品牌,推出“重溫入黨誓詞”“集體過政治生日”等特色項目,推動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講好紅色故事,豐富傳播路徑,優化黨員教育課件。探索運用微電影、微黨課、舞臺劇等形式,從不同視角對全區紅色資源再挖掘、再提煉、再升華,以“小切口”展現“大情懷”,先后拍攝微電影《聽風者》《如愿》、制作微黨課《許繼慎抄手硯》《紅軍東下告群眾書》、編排舞臺劇《裕安紅》《青春中國》、編寫書籍《裕安紅色地標》《紅色裕安》,其中《聽風者》獲得安徽省第十六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特別獎”和“最佳攝影獎”。聯合區委黨校、區委史志室等有關單位,收集整理裕安籍抗日英烈田守堯光輝事跡,舉辦“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抗戰精神——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暨抗日名將田守堯事跡報告會”,拍攝紀錄片《烽火丹心照江淮——抗日英烈田守堯》,進一步豐富本土黨員教育課件資源庫。截至目前,已拍攝制作紅色題材黨員教育電視片12部。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提升黨員教育實效。優選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經驗足的退休黨員、村(社區)“兩委”成員、黨史研究人員、黨校教師、場館講解員等組建專業宣講團隊,不定期進機關、農村、社區、企業等場所開展黨史宣講。創新“紅色宣講+文藝”表演形式,結合快板、戲劇、舞蹈等形式精心編排基層黨員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將紅色故事送到基層一線。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遠教文化廣場等場所,打造紅色電影放映點、紅色故事宣講點等新型宣講陣地,將革命故事用“鏡頭語言”和“家鄉方言”呈現出來。積極利用線上渠道宣傳裕安紅色文化,“裕安文旅”“裕安史志”等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區內革命遺址宣傳短視頻,有效推動紅色文化浸潤人心。今年以來,已推送宣傳視頻6期,累計點擊量達4000余次。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