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杜集區針對農村、社區黨員教育形式單一、學用脫節等問題,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方式,打造“巷聚課堂”品牌,讓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接地氣、展活力、富實效。
堅持需求導向,打造黨員教育培訓“五類課堂”。緊扣黨員教育精準化需求,以內容提質、實效提升為導向,“理論課堂”強根基,開設黨的創新理論“微講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興業課堂”助發展,整合各村特色產業資源,組織村(社區)書記、致富帶頭人、“新農人”等,傳授最新農業政策、特色種(養)植(殖)技術等實用內容。“治理課堂”促和諧,邀請優秀調解員、法律工作者等,分享糾紛調解、法律維權等實踐經驗。“民聲課堂”解難題,聚焦養老、醫療、社保等民生關切,開展“網格微宣講”活動,推動惠民政策直達基層“神經末梢”。“先鋒課堂”樹標桿,深度挖掘身邊榜樣事跡,開展“先鋒故事會”“紅色故事匯”等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課堂”94場次,覆蓋黨員群眾3200余人次。
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黨員教育培訓“三維載體”。結合杜集實際,依托田間地頭、生產車間、項目現場等實踐一線,讓黨員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基層治理最前沿學思踐悟。拓展戶外教學陣地,堅持“陣地建在一線、教育落在現場”,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開放式村部等固有陣地,串聯紅色教育基地、鄉村振興“共富工坊”、百姓議事廣場等特色場景,開發黨性教育、產業實訓、基層治理等戶外教學點62個,推動黨員教育向一線延伸、在一線見效。多元設置教學方式,推行“理論+實踐+互動”立體化教學,開發專題輔導講政策、案例教學析經驗、現場實操強技能、直播示范拓視野、互動答疑解難題等教學模塊,形成《初心》《解讀2025醫保政策 共筑社區健康防線》《民間借貸糾紛中常見法律問題》等32部課程。豐富靈活教育形式,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針對新農人“扎根田間”、流動黨員“四海創業”的群體特征,線下開設“新農人特訓營”“流動黨員返鄉課堂”等,開展直播助農實操、創業政策解讀等定制化培訓。線上搭建“云端直播間”,及時推送最新學習資料,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學”、新農人“田間能充電”。
堅持目標導向,構建黨員教育培訓“長效機制”。聚焦破解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師資散、課程弱等問題,建強本土師資隊伍,建立“區統籌、鎮篩選、村推薦”三級聯動機制,通過個人自薦、組織舉薦、群眾推薦等方式,廣泛吸納領導干部、黨校教師、技術專家、致富能手、鄉賢模范等群體加入師資隊伍,儲備師資30余名。根據黨員群眾需求定制課程,實現“哪里有需要、師資就送到哪里”。健全課程評價機制,構建“基層黨組織評分+黨員滿意度測評+業務部門評審”三維評價體系,邀請領導干部、區委黨校專業力量每季度開展一次課程評價,將點題率高、反響好的14門優質課程納入區級精品課程庫,3名表現突出的基層干部納入區委黨校“特聘講師團”,實現師資力量從“零散分布”到“系統集成”、教學供給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