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長豐縣不斷探索黨員教育有效途徑,圍繞“微陣地”“微課堂”“微實事”三微載體持續發力,推動黨員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筑牢“微陣地”,注重全域覆蓋,推動黨員教育基礎更“實”。以“小而精、微而全、有體量”為目標,縣級層面出臺《黨建微陣地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通過盤活空置農房、宅基地等閑置資源,充分整合鄉鎮黨校、遠教站點、紅色場館等陣地資源,打造“微陣地”300余個,明確固定場所、規范標識、基本制度、服務設施等“六有”標準,持續加強微陣地規范化建設。圍繞“一站一亮點”“一地一特色”的布局要求,將環境整治與陣地建設相融合,通過收集閑置物品、創意創造、美化改造,將黨建微陣地打造成生活休閑納涼場所、理論政策學習場所、匯集民智傳播場所,開辟“紅色讀書角”,購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等紅色書籍,構建“家門口”隨時看、隨時學的“五分鐘學習教育圈”。依托鄉村振興示范園、非公企業黨建館、主題公園及商圈樓宇等人氣場所,整合公示牌、電子屏、文化長廊等設施資源,開發“紅色直播間”“黨建主題公園”“紅色長廊”、睦鄰茶室等現場教學點67個,讓“黨建圈”真正融入群眾“生活圈”。
激活“微課堂”,賦能精準滴灌,推動黨員學習形式更“活”。充分運用“互聯網+”模式,打造“云端課堂”,在“長豐先鋒”系列平臺設置“莓老師小課堂”“莓好先鋒說”等欄目,及時推送各類政策法規等信息1800余期。不斷探索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方式,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主題開設“莓好先鋒云講堂”,定期邀請優秀黨員、專家學者、先模人物等,講授理論政策、實用技術等內容11期,借助云端小切口,實現全縣3萬余名黨員共上一堂課。緊密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依托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楊廟革命烈士紀念館、吳山廟起義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百名黨員講黨課,百堂黨課進支部”活動200余次,攝制《北鄉烽火》《星星之火》等微黨課17部,不斷豐富黨員教育教學資源。堅持問需基層,圍繞授課內容、開展形式、效果反饋等方面廣泛收集基層黨員意見建議,整合廬劇團、青年理論宣講團等各類資源,精準推出廬劇團藝術黨課、大鼓書說黨史等個性化課堂28個,不斷解鎖黨員教育新模式。
辦好“微實事”,堅持學用轉化,推動服務群眾效能更“顯”。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由15個鄉鎮(園區)黨委牽頭,整合衛健、民政、人社等多部門資源,開展黨組織“搭臺”,黨員“擺攤”,群眾“趕集”的“紅色集市”活動83場,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醫療衛生、家電維修等各類志愿服務600余次,持續發揮黨員在服務群眾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開設“鄉村大講堂”11期,邀請“土專家”“田秀才”等專業技術人才在紅色基地、學用示范園等場所講授實用技能,變“固定講臺”為“流動課堂”,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員教育直播大講堂,在陣地搭建“紅色直播間”,通過“現場教學+云端共享”的模式,圍繞草莓種植、基層治理等主題開展直播活動,累計吸引50余萬名黨員群眾在線觀看,點贊量突破20萬次。結合黨員日常行為準則,設置黨內生活、承諾踐諾、服務群眾等5類20項黨員日常行為規范清單,按照“量化積分、動態管理”的原則,建立黨員積分管理臺賬。將黨員積分管理與年度民主評議黨員有機結合,變“軟尺子”為“硬指標”,不斷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