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聚焦破解農村黨員教育形式單一、內容脫節、實效不強等問題,以“三點發力”為抓手,精心打造農村黨員“四季課堂”,推動農村黨員教育常態化、精準化、實效化。
精準設置內容,讓“四季課堂”接地氣、有實效。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課、必修課。聚焦“政策宣講 + 農技指導”,打造春季課堂。邀請農業農村局業務骨干、鄉鎮農技員,講解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糧食安全政策、春耕生產技術等。針對當地主導產業,如水稻、果樹種植等,開展專題培訓,傳授新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等實用技術。側重“應急處置 + 產業提升”,打造夏季課堂。結合防汛抗旱工作,邀請應急管理、水利部門干部解讀防災減災條例、應急響應機制,現場演示預警設備操作,確保關鍵時刻黨員能“喊得應、頂得上”。針對夏季產業發展特點,邀請種植大戶、電商達人分享經驗,助力黨員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今年已舉辦“民宿經營培訓”“電商直播培訓”“農技知識培訓”等培訓班48期。突出“秋收指導 + 治理實踐”,打造秋季課堂。組織黨員學習秋收秋種技術,推廣機械化收割、秸稈綜合利用等先進經驗。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信訪維穩等工作,提升農村黨員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能力。注重“技能培訓 + 黨性教育”,打造冬季課堂。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調研、數據分析等方式,全面系統了解農村黨員技能培訓需求,舉辦專題培訓班并開展系統培訓。組織農村黨員前往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回顧建黨歷程,感受革命精神,提升黨員黨性修養。
創新教學方式,讓“四季課堂”活起來、動起來。推行“田間課堂”,讓學習場景“實”起來。依托大石鄉瓜蔞產業、徐橋鎮桃鋪村梨樹產業、百里鎮黃牛產業等特色產業打造全縣黨員教育實訓基地,夏秋季農忙時期,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產業基地、項目現場,直觀感受現代化農業技術的運用,系統學習在特色產業培育、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與成功做法。今年以來,已組織農村黨員現場培訓30余次,覆蓋農村黨員2000余人。開設“線上課堂”,讓學習渠道“寬”起來。依托“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網”“安徽黨員大課堂”等平臺資源,組織農村黨員開展線上自學,方便黨員在農閑時期、晚上隨時學習。進行“云端黨課”直播,邀請縣委黨校講師圍繞黨規黨章、黨的最新政策、黨史等開展線上直播教學,黨員可以通過移動端直接觀看,提高黨員培訓覆蓋率,2期直播黨課培訓覆蓋黨員4000余人。開設“實踐課堂”,讓學習效果“實”起來。依托村內的產業基地、合作社、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搭建實踐平臺。春季,組織黨員參與春耕備耕實踐,將學到的農技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夏季,安排黨員參與防汛抗旱一線工作,在實踐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秋季,組織黨員參與鄉村治理實踐,調解鄰里糾紛、處理村級事務;冬季,讓黨員參與技能培訓后的實操項目,強化技能掌握。
健全保障機制,讓“四季課堂”穩得住、推得開。建強師資隊伍。對全縣師資力量進行整體摸排,將黨校講師、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務工作者、農技專家等納入縣級師資庫,建立《太湖縣黨員教育課程清單》。定期開展師資水平評估,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組織專家聽課、階段性測評等方式,全面了解講師授課水平,對評估結果較差的講師進行及時提醒,提升培訓課程質量。動態更新師資庫,及時補充優秀人才,提升講師隊伍整體水平。同時,根據黨的最新理論政策、黨員發展需要,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堅持“干什么學什么 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強化經費保障。縣委組織部將適時從代縣管理黨費中列支專項經費,用于補助各鄉鎮黨委組織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鼓勵村集體經濟支持“四季課堂”建設,通過村集體經濟收益解決部分經費問題。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黨員學習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將農村黨員參加“四季課堂”的學習情況納入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內容,定期調度農村黨員培訓學習情況,對無故不參加學習、學習效果差的黨員進行批評教育、督促整改,激發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流動黨員、行動不便黨員、三新領域黨員,開展精準送學服務,利用黨員微信群轉發學習鏈接,組建“黨員送學小組”,行動不便黨員提供上門送學服務。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上門送學服務380余次。(張文文)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