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象斌/文
近年來,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和加強黨的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了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院(系)黨總支的政治領導作用,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師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先后榮獲“全省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蚌埠市“文明單位”、“雙擁模范單位”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先進集體”,校園政治生態愈加風清氣正。
學習實踐步調一致,推動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學院成立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領導小組,制定了《關于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十二個一”專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組建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組織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各總支、支部先后赴孫家圩子紀念館、懷遠龍亢新四軍淮上行署舊址紀念館、蚌埠烈士陵園等地追尋紅色足跡,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邀請專家學者走進校園,走上講臺,團中央“新時代、新作為”百姓宣講暨第八期“彩虹人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分享團、蚌埠市理論專家宣講團先后走進學院,為廣大師生宣講十九大精神;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列為學院第十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的重點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積極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選拔推薦優秀輔導員,開展了十九大精神“高校巡講”和“網上巡禮”活動,打造了10個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示范課堂和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優秀身邊人的榜樣引領和示范作用;充分運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櫥窗、學院網站、官微、院團委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扎實開展規定動作,全力抓好主題教育。學院嚴格按照中央、省委、省教育工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黨組及蚌埠市委部署,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專題教育、專題警示教育、“加強三政建設,錘煉黨性鑄忠誠”專項行動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十二個一”等專項活動;堅持開展黨委中心組學習,積極發揮黨委和院領導的帶頭引領作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創新學習方式,強化學用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分5期赴金寨等地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聯合蚌埠市委黨校,舉辦黨務工作者暨新任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60多位同志經過系統學習黨建知識、交流黨建經驗、探索黨建規律和赴岳西革命老區重走紅軍路,有效提高了做好黨建工作的信心和實際工作水平。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組織開展黨費清查收繳和黨組織關系排查工作;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教職工多次踴躍捐款扶貧幫困、師生積極參加國家“扶貧日”捐款活動。通過深入學習教育,廣大黨員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黨性覺悟,增強了“四個意識”。
全面貫徹思政會議精神,著力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認真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頂層設計,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修訂)》。學院領導深入課堂“把脈”、召開座談研討“問診”、黨委集體研究“開方”,出臺學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實施方案》,不斷加強對思政工作的領導。扎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增強思想政治理論的親和力和吸引力,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入耳、入腦、入心和入行。持續深化課程改革,推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化,堅持課程浸潤,筑牢思政育人主陣地,堅持文化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服務育人,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得到不斷提升,實現了思政課與其他課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覆蓋人才培養全課程、全過程。通過加強校園網絡建設,發揮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新興媒體作用,培植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引導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涌現了“安徽向上向善好青年”楊蒙蒙、“全省勵志成才優秀學生典型”戴李鋒等一批優秀學子。
密切結合學院實際,致力打造黨建特色品牌。在全院組織開展“揚師德正師風,爭當‘四有’好老師”專題教育活動、征文活動,激勵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暑期組織開展“百名教師進企業”、“教師進百企”活動,開展技術服務,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編印《暑期三走訪論文集》;組織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工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積極推動志愿服務工作,推進“三下鄉”活動,在蚌埠市禹會區連續十二年開展助殘濟困義務幫扶活動,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贊揚;嚴格落實“真扶貧、扶真貧”的扶貧攻堅工作要求,將學院黨的建設工作延伸到學院對口扶貧村——宿松縣陳漢鄉玉屏村,利用教職工捐款幫助他們新建標準化黨建活動室、電院廣場,并聯系安徽天柱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幫助共建了光伏發電項目。
【責任編輯:史洪芳】
責任編輯: